武漢市國稅局日前開出的國內首張個人網店稅單——對淘寶網上某女裝網店征收430余萬元稅款引發了網絡賣家的集體彷徨,部分網店店主甚至開始考慮將注冊地遷移別處,更多店主擔心,網絡交易發達的長三角地區是否會迅速跟進。針對這一疑慮,記者從浙江省工商、稅務部門以及淘寶網等處證實,外界對向網店征稅存在誤解,“事實上,被征稅網店在線下系實體經營企業,國稅局征收的是該實體經營企業去年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并非是對純個人網店征稅。”
淘寶網公關部負責人顏喬告訴記者,淘寶網店分三種:一是沒有進行工商登記的個人賣家,二是已注冊公司的個人網店,三是實體店的網上商鋪。后兩者與線下的實體公司別無二致,均應依法納稅。但對于第一種即“純個人網店”,目前我國尚未出臺征稅的具體辦法。記者同時從杭州西湖區國稅局管理科獲悉,當前他們并未接到來自上級的任何有關要向網店征稅的通知,由于網絡交易完全迥異于傳統門店交易方式,因此對網店征稅的方式、標準、稅種等,都處于摸索階段,尚無定論。
浙江省工商局網絡監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關于向網店征稅的疑慮一直未消停,尤其是去年7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有關《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實施后,國內網店步入“實名制”時代,當時各界普遍猜測,這是對網店征稅的“前奏”。其實,實名制與征稅本無關聯,實名制是電子商務一個最基本的要求,相關部門對網店進行實名登記并加強監管,消費者就會感覺網絡購物環境更安全。
近年來的網絡交易發展速度可謂突飛猛進。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5131億元,較2009年翻了近一倍,約占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3%,預計今年將達到5%。面對如此海量交易,稅務部門自然無法等閑視之,但在許多網絡賣家看來,向網店征稅大可不必“操之過急”,因為大凡成長壯大的網店都會走上工商登記之路。
淘寶網一家名為“保蒂卡”的玩具賣家忠武楨告訴記者,他的網店于2008年1月開張,第二年銷售額就突破100萬元。由于網店規模做大后,再以個人身份開展商業行為處處不便,譬如無法向客戶提供發票等。因此,他于2009年底向杭州工商局申領了工商執照,并按“一般納稅人”身份依法納稅。忠武楨說:“在淘寶,每年因網店做大而主動注冊為公司的網商不計其數。但不可否認,還有大量小型網店起步之初的利潤僅夠家庭維生,所以稅務部門應對這類群體寬泛對待。”
推薦閱讀
新一輪的“洗牌”對提高團購網的質量、團購行業的發展和保障消費者利益都有好處,這一輪團購行業的洗牌,目前業內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多家團購網站會倒下,被吞并或消亡。 今年以來,此前運行得很好的團購網站,就已經>>>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09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