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站對消費者最大的吸引力是廉價。為了吸引用戶,網站必須保證找到用戶足夠感興趣的商品或服務;而為了保證網站正常運轉甚至盈利,又必須與提供這個商品或服務的商家談判出一個足夠低廉的價格。根據最新數據,6月份的全國團購網站數量已經突破5000家。這些團購網站在一個市場中激烈廝殺,無論是采購人才,還是物美價廉的商品、服務,都不可能驟然增加這么多。這時候,就有一些團購網站在進貨上動起了心思。
造名牌
在團購商品中,“造名牌”是一種很常見的做法。從南方小廠進一批貨品,將之披上耀眼的“履歷”,包裝為國際名牌,然后再設定一個高不可攀的價格和低得不可思議的折扣,一單團購就做好了。反正團購的文案本身就是廣告的要求,一些專有名詞、形容詞都可以大量使用,這樣包裝出來的名牌,消費者買了很開心,團購網站也能獲得正收入(銷售價格已經高于進貨價格),似乎皆大歡喜。
以某團購網站曾經推出的一次團購為例,該次團購的產品為“‘TIGEND’泰格皇家大廚系列全新第二代無煙王304醫用不銹鋼三層全復合無煙不沾鍋”,標明的市場售價為1535元/鍋+餐具,團購價格則為228元一套,折扣達1.5折。
在該產品的文案說明中,除了列舉產品優點、與同類產品做價格對比外,還有這樣一段文字:“‘TIGEND泰格’皇家大廚系列三層全復合無煙不沾鍋(出口歐美原單產品),系列產品已出口到美國、德國等十幾個歐美國家……獲得ISO9001,歐盟CE、德國TUV、GS等國際質量認證……”
但是,使用谷歌搜索泰格TIGEND或者TIGEND這個詞,會發現搜索結果幾乎全部來自于團購網站,偶爾有個別是淘寶鏈接。
一位團購業觀察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團購網站搭建成本很低,一套網站系統300元即可購得,再買個域名租個服務器即可開張。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人力采購隊伍,去淘寶上或一些小廠進貨,再包裝為國際名牌出單,是來錢快又造人氣的做法。因此,在看到此類商品團購時,善用谷歌搜索,了解清楚所謂國際名牌的真相,就可以避免被忽悠。
傍名牌
還有一些團購網站,宣稱與國際大名牌達成合作,甚至得到對方授權,可以出售一些名牌產品。這種團購看上去很“正規”,其實也有門道。
聚美優品在其網站上宣稱與著名品牌蘭蔻達成官方合作。但是仔細閱讀其合作頁面,發現所謂合作僅僅是去年11月底到12月底之間的一次團購,蘭蔻保證該次團購中的產品為官方提供。并且,合作方是蘭蔻的中國網上商城。也就是說,這種合作僅僅是一次普通的產品合作。
從該次活動的網頁上看,所銷售的蘭蔻產品最晚到2011年6月也已經過期,而該次團購是在3月中舉行的,也就是說,買到手3個月就過期了。
此后,二者再無合作團購推出。有消費者發現,在聚美宣布與蘭蔻合作之后,其網站上卻出現了沒有進口許可標志的蘭蔻化妝品。
這樣的團購,很多消費者當然不會上當;但是經由這次團購,聚美優品因此極大地提升了品牌價值。此外,在銷售其他一些蘭蔻產品時,也可以得到一層保護傘。
除了這種方式之外,一些網站通過水貨渠道或其他渠道,購買到價格低于國內市場的產品,再進行團購。這種商品本身可能是真的,但由于進貨渠道并非官方代理商,可能會在此后的保修、售后服務上造成麻煩。一位團購網站高層曾對記者披露了鑒別這種進貨渠道的方法:“那種標著跟名牌合作,但實際發貨方或合作方是某某貿易公司的,都是這個來路。我們從來不敢跟貿易公司合作,他如果給你水貨,起碼還是真的,但萬一是假貨,根本沒法獲得保障”。
團購網站的精髓,本身是要靠強大的銷售和品牌推廣能力說動商家,提供特價商品和服務,讓消費者得到實惠,商家也得到品牌宣傳,達成市場雙贏。但在激烈的競爭下,一些團購網站直接打起了“降低進貨成本”的算盤,并用種種手段包裝銷售,消費者在面對這種團購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 消費提示
是否“真名牌”要看合作方
在采訪中,一位團購網站高層曾對記者披露了鑒別這種進貨渠道的方法:“那種標著跟名牌合作,但實際發貨方或合作方是某某貿易公司的,都是這個來路。我們從來不敢跟貿易公司合作,他如果給你水貨,起碼還是真的,但萬一是假貨,根本沒法獲得保障”。
■ 行業觀察
團購網出路是SoLoMo?
一些團購網站在進貨上弄出的這些名堂,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競爭太激烈,要盡快做出銷售額、做出利潤,好對風投有個交待。他們面對的困境,其實連團購的發明者、大哥大Groupon也遇到了。
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Groupon怎樣來保住自己的優勢呢?它做了三點工作,就是所謂的SoLoMo。
SoLoMo是著名風投公司KPCB(中文名凱鵬華盈)在今年五月發布的《移動互聯網趨勢報告》中首次曝光的,報告中稱這一概念由KPCB合伙人約翰·杜爾提出(他也是歷次投資谷歌的關鍵人物)。這個詞由社交(Social)、本地化(Local)和移動(Mobile)三個詞融合構成,代表了互聯網下一波熱潮的方向。
5月上旬,Groupon推出了“Groupon Now”服務,手機用戶使用其客戶端,可以自動為用戶定位,并提供附近商戶的團購商品和服務。而且這種團購時間很短,不會給商家帶來很大的維護成本,也可以讓商家根據自己的經營高峰期靈活調整優惠政策。糯米網負責人沈博陽在解釋這一功能時舉例說:“比如一家美發店,通常下午4點到6點是淡季,它就可以在每天下午4點到6點推出五折團購服務,吸引附近的潛在消費者,減少店面空轉時間”。這是它在移動化和本地化方面做出的新嘗試。
而在社交化方面,Groupon推出了My Deal Feed應用,用戶可以通過Facebook或Twitter賬戶登錄團購,并在團購成功后經由這些社交網絡分享給自己的朋友。
在國內,一向對互聯網最新趨勢很敏感的商家也快速將上述新動態“復制”進來。上周,糯米網在上線一周年時一口氣推出了LBS團購、商戶自助團購主頁等多項服務,與Groupon的最新服務一一對應。
Groupon的探索以及Facebook、Google團購的崛起,顯示了團購這一行業的新趨勢:注重技術探索,注重與現有的龐大用戶平臺相結合,從價格戰盡快過渡到技術戰、平臺戰。
推薦閱讀
胡鋼表示,武漢開出罰單只是個個案,不可能會引起全國范圍內很大的“復制”行為。雖然武漢政府的做法是合法的,但是對于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卻也不可忽視,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齊心)近日,武漢國稅局開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進貨貓膩多:團購網站出路在哪里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09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