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邀請300家日用百貨商品供應商,結果來了450多家。”6月23日,“2011年當當網廣州日用百貨采購洽談會”火爆程度遠超預期。
當當網董事長俞渝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對于急于擴大內需市場的廣東百貨供應商而言,外貿難做已經是老話題,網購的流行讓他們看到了互聯網這個新興銷售通道的增長潛力。”
關于行業:供應商“觸網”謀求轉型
信息時報:采購洽談會的供應商來自家居、電子、服裝、鞋、運動,玩具、食品,箱包、廚衛等不同行業。根據當當網所了解,目前國內的供應商在適應電子商務的過程中,有哪些不足?電子商務企業在與供應商打交道時,經常會遇到哪些問題?
俞渝:首先傳統零售的供應商在“觸網”過程中要轉變的是思維。“觸網”對這些行業的供應商來說將是打開內銷市場的重要渠道。拿出版物舉例,有些圖書售缺之后,出版社不會因為幾百本的市場需求而加印,而當當則會集中用戶的訂單,貼牌生產這類圖書,與出版社共同協商滿足顧客需求。而在這方面最需要有適合電子商務行業的創新手段。
信息時報:在“觸網”過程中,包括百貨在內的行業供應商往往擔心網上零售的價格過低沖擊了實體店業務,當當網如何解決線上和線下定價不一致的矛盾。
俞渝:這涉及引進供應商的標準,當當網最看重的是品牌知名度、商品質量過硬、且能給當當網獨家較低進貨銷售折扣的供應商,以此保證當當網能為顧客提供低價、正品的商品。解決這一矛盾要有創新手法,其中包括進行業務創新,比如樂扣樂扣在當當網上售賣的商品,和實體店的商品就有所區別:網上銷售的以家庭型多件捆綁銷售為主,還推出某些只在網上銷售的款型,這樣就解決了線上和線下定價不一致的矛盾。
關于競爭:當當無懼價格戰
信息時報:前不久當當網發起了很大力度的圖書價格戰,最近服裝、數碼等百貨品類也發起了價格戰,價格戰是網上零售的必要手段?
俞渝:價格戰現在仍是網上零售的利器,中國網民是價格高度敏感人群,低價是吸引網民的主要因素,但服務也很重要,用戶看中的不僅僅是低價,而是更加關注產品的品質和銷售服務,以及賣場氛圍和購物過程中的體驗。
信息時報:對電子商務企業來說,價格戰利弊如何衡量?
俞渝:價格戰還是要打,零售業要靠低價帶來訂單量高增長,盈利有長短期目標之分。但對行業來說,價格戰有個限度,折讓過度也不好;比如圖書低至“三九”折,這是“非理性”的,但當當網在目標品類上,要確保低價優勢,如果對手發起價格戰,當當網當然會還擊,維持價格指數最低形象。
推薦閱讀
谷歌執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在接受CNN采訪時表示,谷歌本應該把重點更多地放在聯系其用戶方面,在Facebook成為全球最流行的社交網絡網站之前與Facebook展開競爭。 7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谷歌執行董事長埃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當當網俞渝:價格戰是網上零售的利器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09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