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股價6月底迎來久違的反彈,但是今年二季度以來,一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頻頻被曝出財務作假、違規操作的負面新聞,似乎已讓中國概念股在美國市場 “顏面掃地”。中國概念股被大舉停牌、摘牌、限制買入的背后,是誠信危機的集中爆發,還是它們由于某些疏忽而淪為美國部分機構的“賺錢工具”?中國赴外上市公司會否在其他國家資本市場受到類似攻擊?在新加坡、德國、澳大利亞等國交易所,做空中國股票是否蔓延?
做空基金惡意攻擊
美國證券交易所和場外柜臺交易系統審計委員會主席、麥楷博平會計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伯斯汀對記者表示,很多中國公司并不是真的有財務造假行為,但是也會受到賣空方的攻擊,其中很多事件都是由做空基金挑起的。
2010年6月28日,一家名為“混水”的美國研究機構在一份報告中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東方紙業提出“財務造假”質疑。為此,東方紙業審計委員會進行了獨立調查,并于2010年11月29日表示,“獨立調查已經結束,沒有發現虛增收入和挪用資金等現象。”
東方紙業發表公開聲明解釋了這一事件的起因:在2010年1月,兩名聲稱來自研究公司W.A.B Capital的代表訪問公司,并在結束訪問后要求公司支付一大筆現金或者股本權益的報酬來交換一份積極的調查報告,東方紙業拒絕了他們的要求。接著在2010年6月28日,這些代表們發布了一份長達30頁報告,發布機構“混水”聲稱東方紙業挪用了投資人的錢。
在上述事實的基礎上,東方紙業最終獲得了清白。不過,東方紙業為之付出了較大的代價,股價從原來的每股14.79美元一度跌至4美元附近。目前經美國相關機構證實發現,對中國公司發起“攻擊”的美國研究機構背后就有一只做空基金,在發布上市公司不利消息前做空該公司的股票,從中獲益。
中介機構玩忽職守
在中國上市公司淪為“賺錢工具”的環節中,還有來自中介機構的風險因素存在。亞瑟爾資本有限公司投行顧問李魯輝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中國概念股集中遭遇美國各方“阻擊”有一方面原因就是輔導中國公司上市的投資銀行、審計公司玩忽職守,沒有事先做好盡職調查。
伯斯汀說,一方面,由于中國企業本身對于美國上市規則不夠熟悉,在法律方面及財務方面存在一些漏洞,讓美國的部分律師事務所或者做空基金有“把柄”可抓。另一方面,一些不負責任的投資銀行、審計公司在未做好盡職調查的情況下就推動企業倉促上市,在這一事件中也負重要責任。
伯斯汀表示,針對類似集體訴訟事件,負責企業上市的投行、審計公司在其中要負較大的責任。目前,美國上市公司審計監督委員會正在尋求一種方法,以使美國審計公司能夠對中國企業上市的項目更加負責。美國樂博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富麟說,中國企業應該對投資者更加透明,公開,讓投資者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情況,這樣才不容易產生誤解,甚至面對攻擊。
做空之勢尚未蔓延
今年6月10日,福建聯合動力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在德交所上市,募資超過2000萬歐元。同時,美國監管部門近日也并未升級針對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監管措施,一家又一家的國際投行依然在上海、北京等國內大城市物色海外上市的項目。中國概念股在美國遭遇的危機并未蔓延至全球其他資本市場。有市場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全球各大交易所都在吸引新興市場企業前往掛牌上市,中國在美上市公司遭遇做空可能不會對在其他國家資本市場上市的中國公司產生較大影響。
股權投資研究機構投中集團首席研究員李瑋棟認為,在歐洲和亞太市場,由于法律和投資環境并不像美國市場有著完整的做空獲益鏈條,目前還沒有出現系統性的做空中國股票。
度過危機尚需時日
分析人士指出,現在還很難說中國概念股這場誠信危機何時過去,如果后續還有更多中國的大型企業被曝出問題,可能會使得這場危機進一步延續。但如果僅限于目前這些企業出現的問題,可能不會對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產生太嚴重的后果。
馬富麟認為,受到中國概念股誠信危機影響,今年以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數量出現下滑,企業可能考慮轉向其他市場。但這只是短暫的“峰谷輪轉”,美國資本市場具有很高的流動性和估值,對中國企業還是有很高吸引力的,仍然有很多互聯網、傳媒、文化類的中國企業比較適合在美國上市。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企業在未來赴海外上市的過程中,一定首先要熟悉國際規則,熟悉當地的法規和監管要求。如果本身的正常經營和資本運作沒有問題,企業的自身價值最終也會為當地投資者和監管部門所認同。
推薦閱讀
美國政府周二逮捕16名涉嫌參與多起重大網絡攻擊的嫌犯,其中14人攻擊了eBay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PayPal,以報復PayPal終止向維基解密提供匯款服務。 北京時間7月20日凌晨消息,美國政府周二逮捕16名涉嫌參與多起重大>>>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09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