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微軟、蘋果的較量中,谷歌一直顯得樂此不疲。
從6月15日起,谷歌發布的一款備受關注的產品——Chromebook將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和意大利七個國家銷售。
Chromebook是采用谷歌ChromeOS系統的一類筆記本的名稱。舊金山當地時間5月11日,谷歌在I/O大會上為大家首度展示了Chromebook。在現場播放的宣傳片中,谷歌對它的介紹是“一切都可以存儲在互聯網上。無需防病毒、無需升級、無需打補丁。隨時都讓你的筆記本保持在最新的狀態”。
兩年前的7月,谷歌突然拋出一個令業界嘩然的計劃——推出基于Chrome瀏覽器的桌面操作系統ChromeOS。兩年后的今天,Chromebook粉墨登場。有境外分析師指出,桌面操作系統是微軟和蘋果的強項領域,Chromebook的發布意味著谷歌將在該領域向這兩大公司尤其是微軟發起挑戰。
第三種選擇
2009年,谷歌對外宣布桌面操作系統計劃之時,外界就相信其有劍指微軟之意。去年12月,谷歌發布了ChromeOS操作系統以及Chrome在線應用商店。時任CEO的埃里克·施密特稱:“ChromeOS操作系統為桌面電腦提供了第三種選擇。”施密特所言中的前兩種選擇分別是微軟的Windows和蘋果的MacOS。
谷歌的自信溢于言表。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的謝爾蓋·布林在Chromebook發布時直言,“安裝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筆記本電腦開機需要幾分鐘時間,而我們的產品只需8秒。”他自信地宣稱,“從現在開始,人們所使用的電腦將會有劃時代的改變。”
三星和宏碁是首批生產Chromebook的廠商,它們分別推出了兩款機型。據了解,不同類型的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這四款筆記本產品和相關服務,普通用戶可以以349美元到499美元的價格購買這四款Chromebook中的一款,企業用戶和學生可以選擇租賃——簽約三年,企業用戶每人每月最低付費28美元,學生用戶每人每月最低付費20美元。
這種租賃方式被一些專業人士看好。美國科技新聞網站ZDNet的主編拉里·迪南特意撰文評論Chromebook,文章的標題就反映出他的看法——谷歌Chromebook:以每月28美元租賃費用劍指微軟PC升級周期。
許多企業已經對租賃計算機產品表現出興趣。尼爾·利文是云計算分析公司SobaLabs創始人,他說:“許多《財富》500強企業已開始嘗試租賃筆記本,因為換掉它比修理它更便宜。”
根據谷歌的介紹,Chromebook確有亮點:啟動和運行速度快,超過市面上現有的微軟和蘋果操作系統;直接集成Chrome瀏覽器,操作系統每過數周就自動升級;所有應用軟件均基于云端,用戶無需像使用傳統計算機那樣總要對各種應用軟件進行升級,也不用擔心病毒侵擾;同樣因為數據都搬上云端,用戶無需備份數據,也不會發生數據丟失;續航時間長達一天。
這些優勢都是Chromebook的賣點,但這并不能表示它一定能夠成功。調研機構Ovum的亞太區研究主管史蒂夫·霍奇金森指出,“Chromebook既非手機、平板電腦,又非全功能系統筆記本,這是它所面臨的風險。”他還認為,谷歌需要在軟件研發和銷售方面投入大筆資金,能否運用正確的市場營銷手段,讓Chromebook與現有的全功能系統筆記本和平板電腦在消費電腦市場展開競爭,這是谷歌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傳統殺手?
在桌面操作系統領域,微軟和蘋果互為傳統競爭對手,它們圍繞桌面操作系統的大戰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另外,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的開源操作系統——Linux也一直試圖與Windows一決高低。
實際情況是,盡管蘋果的產品有大批忠實擁躉,其桌面操作系統的安全性也明顯高于Windows,盡管Linux貼著“免費”的標簽,但微軟依然是這一領域的霸主,把持90%左右的市場份額。
曾有分析人士表示,ChromeOS操作系統很有可能完成蘋果和Linux未能完成的使命——打破微軟Windows在全球桌面操作系統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改變現有格局。
谷歌向微軟發起進攻,也是出于現實需要。基于搜索引擎的互聯網廣告業務是谷歌最重要的現金“奶牛”,但微軟正不斷加大對自有搜索引擎Bing的投入,這讓谷歌的核心業務受到威脅。國內互聯網專家于明認為,“對谷歌來說,直接殺入競爭對手最核心的盈利領域,使對手的盈利能力降低,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谷歌一再強調Chromebook是為需要更快、更安全的網絡體驗的用戶設計,它所提供的用戶體驗完全不同于現有PC和筆記本。“操控電腦的復雜性折磨過我們所有人,而Chromebook提供了全新模式,不會把操控電腦的負擔加之于使用者身上,”布林甚至斷言,“不會利用這種新模式的企業,將無法獲得成功。”
其實,Chromebook的與眾不同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吸引更多用戶,還可能影響用戶的接受程度。
十幾年前,IT界的風云人物中就涌現出精簡型終端的熱情期盼者,施密特、Sun創始人斯科特·麥克尼利和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是代表人物。他們認為,高速網絡意味著用戶不再需要笨重的客戶端操作系統和與之配套的高性能芯片,用戶只需要一臺瘦客戶端(ThinClient)就可與數據中心里的服務器相連,并借助服務器來處理繁重的計算任務。
現在,Chromebook來了,它擁有如同施密特等人早年期待中那樣的特性。
平板電腦最初只是被小眾市場接受,而蘋果的再度嘗試,讓它成為當下IT業的明星。谷歌眼下此舉與蘋果有相同之處。
但與蘋果令平板電腦風靡全球有所不同的是,谷歌必須說服軟件產業和用戶向云計算方式轉變,這是對原有理念的顛覆。
1996年,一種叫做“網絡電腦”的精簡型終端問世,它使用廉價芯片,沒有硬盤,能夠在互聯網絡上存入或提取內容,每臺售價不到500美元。遺憾的是,這種產品只是曇花一現。好在與10幾年前不同,如今互聯網空前重要,網絡環境也更加成熟。
對于Chromebook,業內觀點大相徑庭,有為它突破傳統理念而鼓掌叫好者,自然也有看衰者。有分析人士指出,就外部環境而言,平板電腦正大行其道;就內部而言,谷歌是操作系統領域的后來者,它必須要權衡好ChromeOS和Android兩個業務。
更多觀點認為,雖然Chromebook、ChromeOS至少能夠攪動全球市場的現有格局,但能否對微軟構成實質性的威脅,要幾年后才能初見分曉。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谷歌新聞美國版推出一項新功能,讀者將可以根據閱讀最多的新聞類別獲得等級徽章。 北京時間7月18日晚間消息,谷歌新聞美國版推出一項新功能,讀者將可以根據閱讀最多的新聞類別獲得等級徽章。 如果用戶閱讀如體育等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高調推出Chromebook 微軟在桌面端又遇熟悉的陌生人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0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