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賄了’woxinghuile.info接到機房通知,應機房要求已經關閉。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注,謝謝。”6月22日,“我行賄了”網站的創建人笑笑生QQ簽名已經換上了這樣一段話。
之前的6月19日,笑笑生的網站關閉。同一天,北京市反貪局人士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類似民間反腐網站不合法、線索不實會對被舉報人造成負面影響、容易打草驚蛇等。
再往前的6月9日,一個網名叫千秋歲的年輕人創辦了另一個個人反腐敗網站“我賄賂了”(www.ibrbery.com)。結果和“我行賄了”在同一天關閉。來自民間、以網絡為平臺反腐陣地的實驗暫時進入僵局。
千秋歲大學畢業后任職國內某公關公司,去年3月辭職創業。他對《華夏時報》記者坦言,辦“我賄賂了”網站初衷是受到印度“我行賄了”網站的影響。據他回憶,從6月9日晚創辦網站開始,每天下班后他都會繼續工作到很晚,早上起來還會繼續做一點,才開始常規的工作。網站最高日點擊量曾達30多萬。
事實上,“我賄賂了”網站,并不是千秋歲一個人在維持。由于不希望網站不了了之,他用包公做頭像,以招聘“反腐斗士”為名在網上招募,建起了30人的團隊,來自全國各地,還有美國留學生,有的會技術,有的文筆好,有的說自己看東西客觀能辨真偽,有的說什么也不會,但疾惡如仇,希望幫點忙。
這個團隊現在分為6個組,運營組負責管理網站、策劃改版;管理組控制內容;編輯組將舉報整理成“輿情報告”,直接傳給紀檢部門……他們每天晚上都會討論網站進一步的運行方案和相關技術難題,“和普通的互聯網公司沒有什么區別,除了我們不拿報酬。”
幾乎同一時間,笑笑生的“我行賄了”網站創辦。瞬間即引起廣泛關注,也掀起了軒然大波。不僅成為諸多媒體關注的焦點,甚至還成為北京市和中央外宣辦相關新聞發布會的議題。
在印度,網友可以登錄網上發表自己行賄的經過,揭露腐敗行為。一經推出,此類網站立即火爆,不少網友發帖自曝行賄經歷。而根據該網站提供的線索,印度卡納塔克邦交通部已查處20名官員。印度交通部長也成了該網站的“粉絲”。
結果沒能復制成功。國內的同類網站聽到的更多是質疑的聲音。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羅猛接受采訪時表示,查辦貪污案件,檢察機關需要的線索應該是有效信息。要有指向的人,事情比較明確,單純情緒性的發泄或者語焉不詳、含糊不清的都沒辦法查。因此,從目前此類網站的內容來看,真正有價值的線索可能偏低。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張京宏也表示,網上收集舉報線索需要更規范。如果線索不屬實,會對被舉報人造成負面影響;如果舉報線索在網上公布,給下一步查辦工作帶來影響。
如此正式的官方表態,讓創辦者們難以承受壓力。笑笑生和千秋歲選擇的都是關閉網站。
“最終要看備案能否下來,多說無益。”笑笑生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在忙別的網站,但是不會涉及政治和民生,7月1日之前不再接受采訪。
千秋歲稍微樂觀一點,他現在忙的是去給“我賄賂了”網站備案,“踏踏實實愛一次國。”他在等一個時機。其實,從他們創辦個人反腐網站開始,民間反腐就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民間反腐網站可能會長期處于比較艱難的局面。可能有些會被關掉,但以后又會冒出來。有關部門應該對民間反腐網站持一種歡迎的態度,應該充分肯定它們的功能和作用,支持它們的存在。”中山大學政務學院副院長、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肖濱接受采訪時表示。
對于網絡出現的諸多反腐網站,6月22日中央紀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吳玉良表示,中央紀委監察部門高度重視互聯網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中的重要作用,把它作為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注意核查從新聞媒體和網絡輿情反映出來的案件線索,重視發揮包括網民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
去年底,我國發布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白皮書也強調,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是反腐敗和廉政建設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礎。如此而論,個人反腐網站的“中國夢”也許并不遙遠。
推薦閱讀
2006年9月和2007年2月,匯聚了比利時所有法文和德文日報的比利時法文和德文媒體聯合會兩次將谷歌告上法庭,指控谷歌侵犯知識產權,在其新聞網頁上使用比利時法文和德文媒體新聞網頁內容,并將這些內容留作資料,要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我行賄了”網站被關閉 復制印度經驗失敗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