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橡膠防老劑生產商江蘇圣奧化學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蘇圣奧)正在考驗著美國凱雷投資集團(下稱凱雷)緊繃的神經。后者是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之一。
近日,本報獨家了解凱雷持有40%股份的江蘇圣奧爆出稅務丑聞,涉嫌漏逃所得稅。當地國稅部門證實,江蘇圣奧子公司浙江蘭溪錢塘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蘭溪公司)涉嫌利潤轉移。意外的是,此次漏稅事件竟迅速演變為江蘇圣奧管理層一場“內斗”。
江蘇圣奧卻是凱雷另一顆蹩腳的“雷”。江蘇圣奧是凱雷在國內唯一居于大股東地位的投資企業,因此,奉行占小份額股權進行財務性投資的凱雷不得不面臨一家大型化工企業的管理難題。
而在創業高管相繼被排擠后,江蘇圣奧正在經歷管理理念轉變及業績下滑的尷尬,而這背后,凱雷收購行為的“經濟斬首論”再次浮出水面。
子公司涉嫌漏稅
蘭溪公司建廠已有10年時間,“隱身”在楊梅之鄉浙江省蘭溪市馬澗鎮的一條普通公路邊,周圍掩映著成片的楊梅林。
圣奧內部管理人員告訴記者,蘭溪公司的產品為生產橡膠防老劑必需的催化劑,是江蘇圣奧的非專利核心技術,棲身如此“偏僻”,就有生產保密的考慮。
蘭溪公司的產品專供江蘇圣奧體系內的3家生產企業,這是一條被嚴格控制的利潤流程,位于山東曹縣、泰安和安徽銅陵的3家生產企業亦沒有自主銷售權,生產的防老劑產品全部銷售給江蘇圣奧,再由江蘇圣奧對外銷售。
蘭溪公司和3家生產企業均沒有定價權,所有產品的價格均由江蘇圣奧每季度下發。稅務問題就產生于此,本報記者得到的一份財務數據顯示,在2007年上半年時,蘭溪公司產品的含稅出廠價還在每噸9萬元,但2008年迅速降為5萬元,2009年最低時甚至為2.2萬元。
這一巨大的價格波動引起當地國稅部門注意,蘭溪公司原總經理顧勇告訴記者,江蘇圣奧曾派出一名財務總監與當地國稅局協調此事,經雙方的溝通,此后蘭溪公司的產品含稅平均價格穩定在4萬元。
凱雷再觸雷:江蘇圣奧陷稅務丑聞
蘭溪公司是當地的納稅大戶,每年的納稅額為1000萬元左右,更是馬澗鎮納稅頭名。
本報得到的江蘇圣奧和蘭溪公司內部財務往來郵件中,體現了江蘇圣奧對蘭溪公司的財務控制。在2009年10月30日的一封郵件中,江蘇圣奧對蘭溪公司要求“體現在09年4季度的銷量中則其銷售單價(含稅)為71867元/噸”。而2010年4月23日的一封郵件則要求2010年二季度“不含稅單價為4萬元”。
4萬元的均價只維持了一年多,到了2010年11月,蘭溪市國稅局稽查局接到了關于蘭溪公司漏繳所得稅的舉報,蘭溪公司的稅務問題再起波瀾。
涉嫌利潤轉移
稽查局調取了該公司的財務資料,并3次約談了顧勇。顧勇說,國稅局要求蘭溪公司按照9萬元的原始定價補齊稅款,總額大約為3000萬元。
蘭溪公司財務人員介紹了國稅局要求蘭溪公司補稅的理由:2007年至案發時,同類產品穩中有升,而蘭溪公司產品從含稅價9萬元下降至2.2萬元,明顯偏低。“我公司沒有合理價格調整的說明,這段時間國稅局通過多方發函求證,確定我公司價格的不合理”。
蘭溪市國稅局稽查局一名周姓局長告訴記者,其確曾向其他類似企業所在稅務部門發函,求證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
這也就是說,盡管此前將銷售均價提高到了4萬元,蘭溪公司所繳所得稅較2009年前仍有較大下滑。
2011年3月,蘭溪公司的財務人員向江蘇圣奧財務部門匯報稱,2011年第一季度的所得稅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國稅局專管員建議說差別較大,可不要被省局抽查到,抽查到的話就比較麻煩,問我們是否可以先預繳點,免得抽查到”。
蘭溪市國稅局稽查局一名周姓局長告訴記者,蘭溪公司的價格波動涉嫌利潤轉移,“蘭溪市是按照國家規定收繳稅款,但如果3家生產企業所在地有稅收優惠,那么本應屬于蘭溪的利潤就被轉移走了”。
山東曹縣、泰安工廠的管理層均告訴記者,每年兩家工廠的所得稅優惠各有幾百萬元。但3家生產工廠也非轉移利潤的享有者,其賣給江蘇圣奧的產品不是自主定價,而由江蘇圣奧做出。泰安工廠一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一般江蘇圣奧會給3家生產企業“留下15%的毛利”。
國稅稽查局的調查讓蘭溪公司面臨被強制執行甚至停產的命運,但此時,江蘇圣奧卻沒有做出提高蘭溪公司產品出廠價的決定,雙方的溝通中斷了。江蘇圣奧一名不愿具名的管理層告訴記者,原因是江蘇圣奧對蘭溪公司的定位發生了變化。
蘭溪公司原總經理顧勇是江蘇圣奧工作10年的老員工,歷任多個中層職位,其人快人快語,與管理層多有摩擦。在江蘇圣奧遲遲不做決策后,顧勇在今年6月單方面決定提價。6月15日,圣奧控制下的蘭溪公司董事會免去了顧勇總經理的職務。
6月23日,江蘇圣奧任命的新總經理登報公告稱蘭溪公司的營業執照及公章遺失,并在同一天迅速完成了蘭溪公司工商資料的變更,顧勇被從營業執照中法定代表人一欄除名。但第2天,顧勇便同樣公告稱公司公章及營業執照并未遺失。
江蘇圣奧新任命的總經理被蘭溪公司的員工擋在了大門外,顧勇說,“新任命的總經理原為江蘇圣奧工程部負責人,在廠里走一圈,不用圖紙就能把工廠拆走,而我要保證我的員工不失業”。
由此,蘭溪公司的漏稅變成了一場關廠與護廠、老管理層去留的風波。
“陰謀論”繼續?
江蘇圣奧的漏稅問題是凱雷2011年來在中國踩爆的第3顆“雷”。
2011年1月26日,凱雷持有11%股份的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國森林2010年虧損27.12億元,宣布停牌。
凱雷再觸雷: 江蘇圣奧陷稅務丑聞
其首席執行官李寒春因涉嫌挪用460萬美元公款被捕,公司會計和財務團隊的幾名成員則無法取得聯系。
3月14日,凱雷持有22%股權的肥料生產商艾瑞泰克因向投資者發布虛假信息被納斯達克交易所緊急停牌。
但凱雷與圣奧的糾葛,與這兩家公司不同。因為凱雷作為這家大型化工企業的股東,要承擔管理責任。事實上,自從凱雷收購徐工失敗后,對其并購江蘇圣奧的“陰謀論”質疑便從未停歇。
顧勇告訴記者,漏稅事件發生后,其曾向蔡崢琦匯報,但他并不清楚凱雷方面是否知曉此事。截至記者發稿,江蘇圣奧首席執行官蔡崢琦和生產副總裁高世明并未向記者回復蘭溪公司是否存留。
多名圣奧內部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凱雷競購圣奧股權時曾提出,幫助圣奧3年內上市,提供過橋資金幫助圣奧收購競爭對手美國Flexsys公司以及保留原有管理層。但凱雷2008年入主后不到1年,江蘇圣奧前CEO王農躍、營銷管理副總裁杜子斌、生產副總聞國強、總工程師馮曉根等高管都被免職。
目前江蘇圣奧中的中高層管理者,包括蘭溪公司原總經理顧勇在內也不過寥寥幾人。
一名不愿具名的圣奧高管向記者表示,凱雷進入江蘇圣奧伊始,他認為凱雷會只關注公司的財務行為,做一個財務投資者,但其后公司高管的相繼離開讓事情變得復雜。更有前圣奧高管表示,凱雷徹底清理前管理者,是一次經濟斬首行動選擇行業龍頭企業,通過并購獲得其控制權,控制該行業某一個地區的生產。目前江蘇圣奧的管理層中,除了一名子公司總經理外,沒有一名股東,這家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的民營公司已成為職業經理人的管理舞臺。
多名江蘇圣奧內部管理人員告訴記者,業績最好的一年,是凱雷剛收購圣奧股份,且爆發金融危機的2008年。其后江蘇圣奧便不再對外公布市場數據,只是仍以國內老大自居。但內部人估計,江蘇圣奧國內市場占有率已從60%下降到40%左右。江蘇圣奧競爭對手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去年9月,圣奧曹縣擴建項目竣工,但這個耗時1年半建設的項目,其工程建設費用預算從1.9億元升至3.5億元,知情者稱江蘇圣奧內部正在進行審計,目前尚無結論。投產后的曹縣擴建項目生產一種新產品防老劑RD,但業內人士稱,橡膠防老劑新產品推廣較難,市場接受大致需要3年時間。與國內市場相反,江蘇圣奧的國際市場銷量仍在上升,“但由于運費成本,外銷產品利潤微薄,一些銷往歐洲的產品甚至虧錢”,一名圣奧內部人員說。
本報得到的消息稱,江蘇圣奧一些持有少量股份的個人股東正在考慮賣出股權。凱雷中國企業傳訊董事周紅旗未對江蘇圣奧涉嫌漏稅一事置評。
推薦閱讀
亞馬遜旗下鞋類及飾品網站Endless.com周三宣布推出面向50多個國家用戶的新措施,針對100美元及以上的國際訂單將免費送貨,低于100美元的訂單則加收10美元的國際運費。 北京時間7月13日晚間消息,據美國科技博客TechC>>>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江蘇圣奧爆稅務丑聞 凱雷"斬首論"再現江湖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