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有些委屈。在開放大潮下,他被屢屢質疑是否具備開放的能力與意愿。
裹挾近6.7億活躍用戶,在這個中國互聯網公司依靠巨頭流量生存的時代,騰訊的強大無人能敵。
然而,時代變了。在Facebook帶領的開放潮流下,固有保守的“一站式服務”必將無法滿足互聯網公司和網民的所有需求。個性化、服務化、產業化,是巨頭們在新時代需要迎接的一道命題。
這道命題對于騰訊尤為關鍵。曾經飽受“壟斷、抄襲”等攻擊的騰訊,若不能借機擁抱變化,不僅將被唾沫所掩蓋,更將喪失蓬勃而發的創新動力。
馬化騰
對此,馬化騰有著清醒的認識。經歷過3Q大戰的切膚之痛后,這種認識更加深刻。
經過半年反思和探索,馬化騰決定改變自己、改變騰訊。
此前,總將自己定位于“產品經理”的馬化騰鮮少露面,埋頭做事是其一貫奉行的處事方式。如今,馬化騰似乎變得開朗、主動。6月3日,在騰訊總部37層高級會議廳里,馬化騰匆匆趕來接受媒體采訪。
6月,騰訊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頁。翻過它,騰訊將轉向全面開放。這對于中國互聯網歷史來說,或許也是重要一頁。
我們為什么慢?
我們一舉一動看似慢,其實是比較穩健的思路,這可能會導致外界對騰訊有疑慮,認為騰訊不開放
《21世紀》:騰訊給外界印象一直是“壟斷式發展”。如今,騰訊決心敞開懷抱,打造業界最具規模的開放平臺,這出于什么考慮?
馬化騰:開放不是我愿不愿意把家里的東西和別人分享,而是和商業邏輯結合在一起。這是商業模式和產業鏈要求這么做。幾年前,唯一具有社區概念的是,中國移動的夢網。當時,也沒有人談論開放與不開放,都是合作。直到Facebook誕生,特別是Facebook connect出現后,涌現出一批依賴于其它互聯網平臺生長的開發商、服務提供商。尤其,隨著蘋果iphone4推出后,這個概念更加清晰。
《21世紀》:對于擁有封閉式客戶端優勢的騰訊而言,如今要走向全面開放,最大的難點在哪里?
馬化騰:主要技術比較麻煩,真的是難度很大。安全方面,騰訊也有顧忌,怕出亂子。開放之后就等于在別的地方讓你輸入QQ或密碼,會產生很多釣魚等欺詐。這個黑色產業鏈在地下已經非常完善。多家游戲公司一直在打擊,但此消彼長。
《21世紀》:騰訊如何克服開放帶來的技術難題?
馬化騰:我們看到開心、人人也做了很多接入,效果不錯,但他們總體量級和騰訊還差很多。我們一舉一動看似慢,其實是比較穩健的思路,這可能會導致外界對騰訊有疑慮,認為騰訊不開放。其實,騰訊一直考慮開放,只有把平臺的能力準備好,知道怎么回事,知道如何把內容引進去,才能最終將產業鏈做好,開發商也能賺錢。 《21世紀》:騰訊開放平臺壯大后,QQ客戶端的渠道優勢是否被消減?如果被消減,今后QQ客戶端的定位和角色將如何重新定義?
馬化騰:QQ客戶端的渠道優勢的確在消減,但是,它的威力還是很大。最終,用戶是否喜歡這個開放平臺,歸根到底還是看應用是否受歡迎。目前,我們內部有很多業務都存在競爭,今后競爭將更加劇烈。最終,產品能否被用戶接受和喜歡還是取決于產品質量,不好的產品肯定會最終被淘汰。
《21世紀》:未來,騰訊的開放平臺到底是什么樣的模式?不同模塊在功能性或者滿足需求上有什么不同?
馬化騰:目前,最大的是SNS模塊,即QQ空間和QQ朋友。目前,這也是開發商分成最多的一部分。微博的商業模式還比較難,因為全世界還沒有人試出來這個模式到底怎么做。Q+會在7月份正式推出來,我們只是做嘗試,目前也還在進一步開發中。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數據顯示,三分之一的用戶會根據電子商務網站的推薦買東西,這是任何廣告都不可能做到的成績。媒體上播放的大眾化廣告對消費者的影響已經越來越低,于是有人做出預見——個性化推薦技術將成為廣告的終極形式。 數據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騰訊馬化騰:開放最大的難點是技術和安全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0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