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v4地址“余糧”即將消耗殆盡已成既定事實,互聯網向IPv6過渡已經開始進入實施階段。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主任助理齊麟透露,我國已為國家域名體系向IPv6全面過渡初步制定了為期3年的時間表。
“中國本來有機會在IPv6的商用上領先美國的,但實際上中國的IPv6做得不好。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 Ladid說,“中國有137個路由器接入了IPv6,全球排名第14。不過,中國申請的都是32的前綴,可支持的用戶非常少,而美國運營商申請的是前綴為19的IPv6地址,可支持千萬級用戶的使用。可以說,中國幾乎沒有任何IPv6商用服務提供。”
他認為,中國運營商并沒有抓住把IPv4地址枯竭轉化為IPv6商用的契機,或者是因為中國運營商的決策層和政府的技術理解能力沒有匹配。但國內業界人士表示,這樣的尷尬局面的出現,應該與掌握IPv6地址分配權的相關管理部門關聯甚大,對于IPv6資源,他們在各國的分配采取“先到先得、按需分配”的原則,中國分配得這么少,估計是管理機構沒有考慮到未來中國對于IP地址巨大的發展潛力。
與中國相反的是,美國近年在IPv6地址申請數量方面一直排名第一,且連年持續高速增長,2007年至2010年末,美國一共獲取了超過16億個IPv6地址。而中國在2010年時分配到9000萬個IPv6地址,排名世界第32位,僅達到美國的約1/10。這極像中國很早之前在IPv4上的表現,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中國的IP地址還沒有美國一所大學的數量多。
基于全球IPv4的現狀,它向IPv6過渡勢在必行。中國也開始有了緊迫感,2012年,半數以上的國家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將支持IPv6注冊和解析;而我國將在2013年,力爭實現我國國家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全面支持IPv6注冊和解析。
與此同時,CNNIC除了要與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共同建立10個“下一代可信域名權威域名示范節點”外,還將與互聯網基礎運營商共建7個“下一代可信域名遞歸域名示范節點”。
一種情況是,IPv4地址便將用罄,IPv6的部署速度也有可能無法跟進,作為最重要的網絡基礎資源—IP地址的分配不均或出現暫時的空窗期,將給部分網民上網造成極大的影響。同時,這一情況的出現也對互聯網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一些不利條件,進而影響互聯網的基礎領域:IDC建站行業。不過最近IDC行業迎來了利好消息:全球電子商務專家中國諾網推出了系列優質美國服務器優惠,給力站長建站熱潮。
有種說法是IPv6協議將能夠提供“給地球上任何一粒沙子”授予一個IP的龐大IP地址庫。因為IPv6所擁有的地址容量是IPv4的約8×10^28倍,達到2^128(算上全零的) 個。這不但解決了網絡地址資源數量的問題,同時也為除電腦外的設備連入互聯網在數量限制上掃清了障礙。
因此,IPv6意味著一個新的起點。從IPv4向IPv6的過度成了國家戰略層面上的問題,所以,誰贏在起點,誰就能掌控更多的互聯網話語權。
但IPv6可以消除世界互聯網受制于IPv4地址資源耗盡的窘境,但它并非十全十美、也無法解決所有問題。IPv6只能在發展中不斷完善,而過渡更需要時間和成本,但從長遠看,IPv6有利于互聯網的持續和長久發展。IPv6演進之路雖然荊棘滿布,但全面開花終將到來。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6月11日消息,Twitter聯合創始人杰克·多爾塞(JackDorsey)日前接受采訪時透露說,Twitter今年晚期將推出面向小廣告主的自助購買解決方案。 【搜狐IT消息】北京時間6月11日消息,Twitter聯合創始人杰克多爾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錯失良機:中國IPv6演進之路或舉步維艱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0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