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有一大堆身份:宏碁創始人、智榮集團董事長、臺灣自創品牌協會理事長……坐在記者面前的他,剛有了一個新身份——王道薪傳班共同創辦人、班主任。
2004年,施振榮從宏碁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休,由王振堂接位。除了宏碁這家知名華人品牌外,還有明基、緯創等宏碁系公司。
“如果他們(宏碁系公司)需要,我當然樂于配合了,但我只是宏碁董事會的一名董事。”施振榮對記者表示,他現在80%的時間都在做其它事情。那些有關宏碁的殺伐決斷、金戈鐵馬已漸成往事。
他旁邊坐著國際管理學會主席、美國達頓商學院講座教授陳明哲。陳是王道薪傳班的另一位共同創辦人、班主任。
據施振榮介紹,這個班剛剛開了兩期,第一期在臺北,第二期在上海,每期40人。參與這項工程的除了施振榮、柳傳志這樣的企業家,陳明哲、吳敬璉這樣的經濟學家,還有龍應臺、林懷民這樣的文化研究者與民間藝人。
“不能重復當年的日本老路,只有經濟上的發達,卻沒有管理思想上的創新,最后形成了沉淪的十年。”施振榮說,“王道薪傳班”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一個足以對抗西方管理思想的完整體系。
“新希望工程”
從華人世界開始,從中國開始培訓中國式商道
《21世紀》:對你個人而言,成立王道薪傳班的目的是什么?
施振榮:我退休之后,認為自己在宏碁的使命已經完成了,而新的使命就是經驗的分享。為分享創立宏碁、管理宏碁的經驗,我創辦了智榮基金會,智榮基金會又成立了智榮集團。同樣為了分享經驗,智榮集團創辦了王道薪傳班。
《21世紀》:為什么會有這個想法?
施振榮:最近兩年,發生了金融海嘯,我和陳明哲教授對此進行了反思,為什么出這樣的問題?就是西方的體系過度資本主義,無法防止人性的貪婪。西方世界對此還沒有相應的反思,甚至在學術領域也沒有反思與檢討。
我們覺得,中國在新世紀里面要在國際上競爭,一味地學習西方思維、管理文化,也會陷入同樣的問題,即不能永續經營,不能持續保持對社會的貢獻。我們一致地想到,對華人企業該提供一個高階層的培訓。
《21世紀》:到底如何做,與現在管理學院的課程有何不同?
施振榮:實踐與學術相結合。在管理實踐的角度,我已經有了很多經驗積累,從學術的角度,它需要一套思維理論,才能有效推廣。我就跟陳教授聊,剛好他也有這么一個想法,我們一拍即合。
談到薪傳,薪火相傳,大家一下子就都同意了。薪傳什么東西?剛開始想的是中道,就是中國之道,但中道貌似“中庸之道”,不好,后來就想到王道,且王道與西方的霸道剛好對立。
《21世紀》:你希望王道薪傳班擁有什么樣的影響力?
施振榮:從華人世界開始,從中國開始培訓中國式商道。我有數十年的管理實踐,陳明哲在國外有20多年的培訓經驗。我把這個班定調為“企業、文化、教育三合一的新希望工程”。中國再崛起之后,我覺得華人在全球的商業智慧領域,可以有更大的影響力,換一句話說,就是“王道”超越“霸道”。
我們這個班比較特別,學術界與實務界的一個結合。我們參與其中,也學習到了很多很多。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淘米網如期在紐交所啟動了IPO(首次公開募股),然而它沒有像當當、奇虎360一樣受到美國投資者的追捧。昨日,淘米網上市首日就大跌8.6%,直接跌破發行價。 作為國內首家赴美上市的兒童娛樂網站,淘米網如期在紐交所啟動>>>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