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678萬美元!
截至6月10日上午10點30分,巴菲特2012年午餐已有第7次出價,價格已達234.5678萬美元,此時距天價午餐拍賣結束只剩下24小時,新一季的午餐主角即將浮出水面。
而當下中國,與巴菲特共餐已經成為一樁大事,而各種各樣與巴菲特見面的機會正在各類投資界人士中一一實現。
這意味著,當下在中國投資界存在眾多巴菲特“門徒”,他被中國投資精英們膜拜著,然而到底在A股的實用性如何?又將會給當下及未來中國的資本市場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艱難的“朝圣”路
每年一度的巴菲特午餐拍賣吸引了眾多目光。在最新一輪的eBay網站拍賣中,目前的競價已經高達234.5678萬美元。
而與去年九名競拍者角逐77次報價的激烈情況不一樣,這輪競爭成為了兩名神秘競拍者暗潮洶涌的角斗場,eBay并未透露他們的詳細身份,兩者ID為“o×××r”與“s×××l”。
美東時間6月5日開拍之日的晚8點17分,僅僅在開拍后的47分鐘,“o×××r”就以2.5萬美金的價格揭開了序幕,隨后“s×××l” 加入角逐,最后“o×××r”以100.0111萬美元輕松地將首日競拍紀錄突破了百萬美金的大關。
此后幾天,依然是這兩位神秘競拍者的競技場,截至記者發稿前,“s×××l”以234.5678萬美元將午餐權暫時握在了手里。此時,距離去年263萬美元的天價午餐紀錄,已經觸手可及。
在2012年的巴菲特午餐會拍賣即將落錘之際,全世界都在屏息以待:這一次,贏家還會是個中國人嗎?
在過去11次拍賣中,曾有兩位中國人以高價獲得與股神共進午餐的機會。2006年,步步高電子公司創始人段永平出價62.01萬美元拔得頭籌;2009年,“中國私募教父”趙丹陽闊綽出手,用211.01萬美元實現與巴菲特吃牛排的夢想。
事實上,昂貴的午餐已經不是中國投資者“朝圣”的唯一路徑,在過去幾年間,中國投資界的巴菲特“門徒”們紛紛飛赴奧馬哈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大會。
日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11年股東大會如期舉行,今年參加大會的人數再創新高,已經超過4萬人,國內許多知名的投資人士都紛紛前去朝圣。比如明達資產董事長劉明達等私募人士,還有興業全球基金副總經理楊衛東等公募人士。
而短暫的接觸中,私募大佬也會變成普通的粉絲。
劉明達是這一私募“朝圣”粉絲團中的最新參與者之一。“去巴菲特辦公室時,我都有點不忍心浪費他一分鐘時間,能夠有一個機會與他接觸就已經很滿足了。”劉明達說。
而遠離華爾街喧囂的平靜,是眾多參與股東大會的私募人士對于巴菲特與他的公司的第一印象。
“到了奧馬哈你才覺得,只有在遠離華爾街那么遠的地方,才能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才能做到真正的不為市場短暫的波動而動搖。”一位曾參與2010年巴菲特股東大會的深圳私募人士對記者指出。
買入并持有的“圣經”背后
“朝圣”背后,眾多投資界人士是懷著取經的心態。
巴菲特在與劉明達私下交流時,告訴他:“擁有一項資產,使它增值,這是你自身的本領,你需要挖掘自身的潛能,然后決定你要怎樣去更好地發揮和運用這些潛能,對自己投資永遠不是錯誤。”
劉明達這樣解讀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投機的結果一定是不好的,長期的結果一定是良幣驅逐劣幣,好東西一定會漲,這就是長期投資的理念。”
然而,這種取經能否在年輕的A股真正發揮作用,需要從巴菲特的投資概念及其所在的投資環境追溯。
在1965年—2010年的46年間,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已經從19美元增長至9.5萬美元以上,增長了將近5000倍,伯克希爾·哈撒韋也成為總資產高達3700多億美元的巨無霸。
而這其中,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表面看來,這個理念有著簡潔的美感:深度挖掘行業及公司的基本面進行價值投資,買入并長期持有。
然而,其背后涉及到的是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的方方面面,首當其沖的就是一個擁有龐大的優質上市公司的美國市場。
以巴菲特的伯克希爾持有的股票為例,截至2010年年報顯示,其中約9只的持有時間已經超過5年,華盛頓郵報、可口可樂、富國銀行等的持股時間已經超過18年。其中,巴菲特從1973年至今持有華盛頓郵報已超過39年,投資成本僅為1100萬美元,2010年底賬面價值已達74500萬美元,投資回報高達66.7倍。
“這有美國那個時代的基礎。”劉明達指出。
除了需要有長線盈利能力的公司標的外,支持長線持有的資金鏈也尤為關鍵。這種資金鏈需要有兩個特點,低成本以及穩定。
而巴菲特的投資資金鏈有著穩定的特色,其原因來自于保險業務支撐的零成本資金運作鏈。
上世紀60年代,巴菲特進入實業投資領域,其中最成功的業務就是保險。1967年巴菲特以860萬美元收購NICO保險公司,這開始為伯克希爾帶來源源不斷的浮存金。
浮存金是巴菲特模式中的一個重要詞匯,“每年的股東會上巴菲特都會提到浮存金,而今年伯克希爾的浮存金已經高達658億美元。”劉明達指出。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日前,高朋網COO歐陽云透露說,四位來自Groupon的外籍高管將離任。并強調高朋不是Groupon的子公司,是獨立的一家公司,自主經營,未來或將獨立上市。不難看出,高朋正在努力去Groupon化,強調本土化。 【IT商業新聞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巴菲特午餐拍賣背后:艱難的“朝圣”路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0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