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開放’的聲音其實是來自個別公司,互聯網的競爭就像胃疼,一直在疼,且沒有特效藥,但疼了你就會前進。”
“我們有10天的時間在路演,每天要開8至10個會議,雖然每天都有午餐會,但基本上沒時間吃東西。”6月8日晚,在人人網登陸美國紐交所一個多月后,人人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一舟以此次IPO(首次公開募股)的感受作為接受媒體采訪時的開場白。成功完成IPO的陳一舟坦言,自己并沒有感到輕松,相反壓力更大了,尤其是資本市場的壓力。
作為國內首家上市社交網站,人人網還未來得及慶功,就陷入了“封殺門”,被指“偽開放”。6月1日,點點網創始人許朝軍對在人人網無法對外發布含有點點網鏈接的內容的情況發表公開譴責,并指出,騰訊好友、美團、米聊、拉手、街旁等也被人人列在封殺名單之內。
“‘偽開放’的聲音其實是來自個別公司,互聯網的競爭就像胃疼,一直在疼,且沒有特效藥,但疼了你就會前進。”陳一舟說。
在回應“封殺門”的同時,陳一舟也向記者透露了人人網在開放平臺上的一些計劃。“我們是中國第一個做開放平臺的,但這已經是過去時了,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在開放平臺上我們將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2010年下半年開始,麥考林、當當網、優酷、奇虎360、世紀佳緣等紛紛赴美上市,再次掀起了中國網路概念股上市狂潮。不過,近期由于多家中國概念股公司被勒令退市和停牌,中國股遭到了嚴重的信譽危機。
對此,陳一舟并不認同“泡沫說”。他認為,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嚴格的IPO程序的上市,一類是通過反向收購借殼上市,前者比較健康,而后者的質量往往是參差不齊的。
不過他認為,由于美國本身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很少,所以美國本土投資人對于中國互聯網集體到美國上市產生泡沫的感覺是很正常的。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按照中國的上市標準,京東、優酷肯定上不了市,但在美國卻可以,而且公司的估值也不錯。從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認識到,中國投資機構對于成功公司的判斷標準需要逐漸改變。”陳一舟說,也許等到這些標準改變了,中國的一些公司就可以改變“去美國挨罵拿錢”的命運了。
推薦閱讀
近日,杭州網友“旭日陽光”在浙江在線論壇發布了一篇《我在“珍愛網”被騙的經歷》的帖子,講述了自己在“珍愛網”業務員的鼓吹下,交了2999元的會員費,之后就被晾在一邊置之不理,還懷疑遇到了“婚托”。 我是樂嘉>>>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