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國光獨自坐在靠窗的辦公室里,他的身后是每天處理巨額資金交易的陸家嘴金融核心區。在他旁邊的辦公室里,墻上掛滿了數據不斷跳動的液晶屏,這顯示每年有數千億元金額通過公司系統在交易。
隨著國內金融業的成熟和電子商務業的崛起,第三方支付也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狀態。但上海快錢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快錢”)CEO關國光并不認為這個行業的模式有多深奧,“更像是建一個高速公路,過來一輛車,收10塊錢,大車收15塊錢,很簡單。支付是一個體現規模效益的業務,就像路建好了跑的車多才賺錢,一定要大規模應用才會有效益。”
因此,他認為快錢目前的規模還是不夠大。雖然成為首批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并和支付寶一起并列拿到業務類型最多的企業,他依舊只將此作為行業未來20年發展的發令槍,而非沖刺線。他告訴記者,希望在5年之內把年交易量做到10萬億元。
這位連環創業者,是國內第三方支付企業的領軍人物。“我覺得最終成就一家企業的不是企業家,而是這家企業背后的市場需求。”他說,假如企業家正好站在這個正確的行業上,水漲船高,他就上去了。就像當年的互聯網一樣,產生一大批明星企業。而企業家的作用是知道水漲船高的時候他應該站在那里,但根本性的推動還是大的趨勢。
從網易副總的位置上退出之后,關國光一直在尋找新的機會,他認為只有復合型行業才有真正的機會——早年互聯網和傳統媒體的復合催生了新浪、網易,而現在,信息技術和傳統金融的結合,正在催生一個更大的第三方支付行業。
行業必然要細分
《21世紀》:越來越多有不同背景的企業希望切分第三方支付這塊蛋糕,怎樣看這種現象?
關國光:雖然27家看上去不少,但是如果仔細拆分業務分類來看,真正綜合性高的、各個類別都覆蓋的、線上線下業務都齊全的企業,其實很少,快錢和支付寶都是拿了6項經營,應該是最多的。
如果把本次獲得牌照的企業中購物卡的企業去掉,剩下的就很少了。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業務模式,快錢做的是支付服務,而購物卡更多的是做支付工具。
《21世紀》:牌照發放后,給第三方支付企業帶來的效益會立即體現在什么地方?
關國光:會有更多的高端人才愿意進入這個行業。
我認為只有復合型行業才有真正的機會。在原來的行業中一個人只能一級一級爬樓梯。而復合型行業里,如早年的互聯網,現在的團購,是英雄不問出處的地方,高速增長,機會也更多。
我們這個行業和其它復合型的行業不一樣的是,我們要吸引高端人才并不容易,所以我們這個行業牌照很重要。過去我們挖一個銀行的行長,他是會有顧慮的。首先別人會觀望國家怎樣看待這個行業,其次他會關注你能不能拿到這個牌照,現在牌照發放之后,不確定性會降低。
根本上來說是牌照的發放標志著產業的形成,特別是新興的產業增長非常快,毫無疑問會吸引非常多的新的人才進入,就像當年的互聯網一樣。
《21世紀》:有人說第三方支付將來可能和銀行面臨競爭,你贊同這種說法嗎?
關國光:我不認為會這樣,我們和銀行是一個上下游的關系。這就好像新浪、騰訊和電信商間的關系。銀行是基礎建設,而我們提供增值業務。增值業務做的越好,基礎業務的日子就越好過。所以說從長遠來說,我們會給商業銀行非常多的業務,特別是中間業務。
產業一大就需要分工,如果不分工效率就會降低,商業銀行不會有太多的顧慮,不可能有一家企業把所有的業務都涵蓋掉。
《21世紀》:所以國內行業細分也要開始了?
關國光:對。在美國,對商旅服務的支付公司已經形成了單獨的企業,就是我們很熟悉的運通,它和VISA、萬事達都不一樣。它已經細分到這個程度了。
中國的細分還只是剛剛開始。27家拿到牌照的支付企業都要開始細分了,大家需要找到自己獨自的定位然后開始側重投入。這么大的一個產業不可能有一個企業可以從前到后,從上到下全部壟斷掉,它一定是細分的。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CFO葉樹蕻曾透露,大眾點評網2008年就實現盈利,此后每年的收入均以超過200%速度增長,2010年完成銷售額近2億元,2011年大眾點評網的收入預計會是2010年的5倍左右。 【《中國企業家》雜志】(記者 袁茵)2003年從美國>>>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