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美股訊)美國團購網站始祖Groupon北京時間6月3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預計IPO籌集最多達7.5億美元資金,主承銷商為摩根士丹利、高盛、瑞士信貸,股票交易代碼為“GRPN”。
翻閱了Groupon的招股說明書,我們發現Groupon的情況沒有市場預期的那么樂觀。主要包括:
1、收入的確認
Groupon2008-2010年度,再加上未經審計的截止2011年3月31日的2011Q1的收入,如下表,
目前Groupon的營收和毛利看起來似乎還是不錯的。但是Groupon的營收是把客戶的消費額直接確認為收入的,Groupon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S-1文件中表示:“我們的營收為消費者對Groupon的付款,而我們毛利潤為扣除我們向商戶付款之外的剩余部分。”Groupon的商業模式,可以描述為:集合有相同消費需求的人和錢,Groupon作為群體的代理人向簽約商家以折扣價代購商品和服務。同時向與Groupon簽約商家索要折扣價,為簽約商家帶來客戶的同時Groupon從已經發生的銷售中獲得返傭。從本質上來講,Groupon只是一個中間人的角色,這點和攜程類似(攜程就只把航空公司機票、酒店客房的的銷售返點記為收入)。
Groupon屬于代購代銷,而不是買斷式銷售(買斷式銷售這樣記錄收入就沒有問題),還有一個依據,就是 Groupon的資產負債表上從來沒有“存貨”這一項。如果是買斷銷售,存貨周轉再高,也多少會有存貨入賬,可是 Groupon賬面上毫無存貨,間接證實了他只是中間人角色,而非買斷式銷售的代理商。
如果將商家的返傭確認為Groupon的收入,那么Groupon的收入將會比現在賬面記錄的減少約40%
2、資產負債情況
根據Groupon的招股書顯示,Groupon2008-2010年1季度的總資產是1946萬美元、3.81億美元、5.41億,總負債分別為:1022萬美元、3.72億美元、5.34億美元。乍一看,資產只是略多于負債,我們再仔細分析資產和負債的構成,先從資產方面來看,如下表:
2010年,Groupon3.82億美元的資產中,商譽、無形資產和應收賬款三項之和就占去了2.15億美元,占比達56%。2011年Q1季度雖然資產大幅增長了1.6億美元,但是主要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融資所得)增加了9000萬美元、應收賬款增加了1800萬美元、商譽增加了約2200萬美元,這三項就增加了約1.4億美元。就是說,Groupon的資產里面,除了融資得來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剩下的相當一部分都是因收購產生的商譽,以及一些無形資產,而這兩項具體數值有相當大的隨意性。如果扣除這兩項,我們發現Groupon的資產已經小于負債。
再來看負債,Groupon的負債中,絕大多數是應付款(包括應付賬款、應付給商家的款項等),2010年、2011年Q1 Groupon額應付賬款和應付商家款項合計分別為2.2億美元、2.3億美元,已經超過了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數額。一般一些企業,比如沃爾瑪,由于有好的信譽、充足的運營現金流和良好的支付能力做保障,沃爾瑪可以和供應商“先貨后款”,供應商一般不會擔心“倒帳”的風險,因此賬上有大量的應付賬款。但是Groupon目前的盈利情況、資產負債情況、現金流情況都不佳,如果一旦上游的商家集體催款,在目前 Groupon應付賬款已經超過了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數額的情況下,Groupon資金狀況將會捉襟見肘。
3、現金流不佳
不僅如此,Groupon的營運現金流也表現不佳。在2010年如此多的應付賬款下,如果扣除收購相關的費用,營運現金流將會是-1.13億美元,2011年Q1也是在有大量的應付賬項,營運現金流才堪堪為正。目前維持Groupon運營的,主要是來自風投的融資的和占用簽約商家的資金,如果投資者不再投入,或是簽約商家催款,公司的現金流有斷裂的風險。
4、公司收購
Groupon公司的管理層似乎熱衷于收購。百度一下“Groupon收購”,可以看出Groupon的收購之多,幾乎遍布除南極洲所有大洲,收購之多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以財報公布的一起重要收購來看,2010年5月15日,Groupon收購了歐洲團購網站Citydeal100%的股權。Citydeal成立于2010年1月份,公司當時融資400萬歐元,截止收購日,在80個歐洲城市提供服務,目前有100多萬用戶,而Groupon當時大概有500萬用戶。Citydeal目前有600名員工, Groupon大約有300名員工,合并后的公司將在18個國家中的140個城市中提供服務。Citydeal的經營情況見下表:
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Groupon的收購價是多少?答案是1.26億美元,其中現金600萬美元以及4140萬股Groupon的股票(當時估價1.254億美元,合每股3美元),而當時Groupon全年的融資額才5.84億美元。1.26億美元的收購價是否花得有物有所值,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財報中Citydeal只披露了營收情況,但對于被收購方資產負債情況則披露得較為模糊,對于上文提到的因收購產生的商譽的價值,也就無從考量。
5、融資所得主要用于老股東的退出
同時,Groupon向投資者融資所得的錢大部分不是用于公司的業務,而是用于老股東的套現。
上表所見,2010年Groupon股權融資5.84億,而用于向老股東回購股票的金額就達到了5.03億美元,2011年一季度公司股權融資5.09億美元,用于向老股東的回購金額也達到了3.84億美元。而新浪科技根據Groupon的招股書則報道:去年冬天Groupon的兩輪融資共計獲得9.46億美元資金,其中1.36億美元用于維持這家仍處于虧損之中的公司繼續運營,剩余的8.1億美元則通過股票回購的方式流入了公司CEO安德魯·梅森(Andrew Mason)及其支持者的腰包,包括埃里克·萊夫科夫斯基(Eric Lefkofsky)和2010年將CityDeal出售給Groupon的桑威爾(Samwer)兄弟。在2011年的回購對象中,600 West Partners II和Green Media LLC均為萊夫科夫斯基夫婦全資控股的公司,約翰·R·沃爾特(John R. Walter)是Groupon前董事,Rugger Ventures LLC由基姆伯里·科威爾(Kimberly Kewell)及其妻兒全資控股,肯尼斯·M·佩爾蒂埃(Kenneth M. Pelletier)是Groupon前CTO,詹森·弗萊德(Jason Fried)是Groupon前董事。而這并非Groupon首次將融資所得用于為員工和投資者變現。2010年4月,該公司融資1.3億美元,并將其中的1.2億美元用于為幾乎同一批人提供變現渠道。
從這些披露的情況看,可以清晰地看到Groupon的錢都去了什么地方。這也解釋了Groupon頻頻巨額融資,但賬面上的現金卻與融資額相去甚遠。
總之,作為“團購鼻祖”,Groupon一舉一動意義重大。北京時間6月3日Groupon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預計IPO籌集最多達7.5億美元資金,這次IPO能否成功,上市后能否有好的表現,投資者能否有好的回報,從很大程度上已不是Groupon一家公司的問題,也許,這將影響很多從事團購業務公司的未來。
推薦閱讀
團購是近兩年內興起的網絡消費新模式,但在它興起的同時,與之相關的爭議就越來越多,其中團購網站不誠信是這些爭議的焦點。記者昨日從市消委會獲悉,去年該會共接到關于團購消費的投訴16宗,而今年網絡團購的消費投>>>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