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on終于要上市了。近日,美國團購網站鼻祖Groupon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IPO申請,計劃籌集資金7.5億美元。作為團購“鼻祖”和目前估值最高的未上市互聯網企業之一,Groupon的上市在互聯網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對此,不少人認為Groupon上市必然會給國內團購網站帶來影響,或將引發團購網站上市潮。
Groupon上市確實是今年互聯網產業發展的一件標志性事件。不過,Groupon上市會不會引發團購網站上市潮卻值得探討。對Groupon上市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它究竟是找到了穩定的盈利模式?還是因為它瘋狂燒錢圈地之后又缺錢了?
雖然Groupon的商業模式一直被投資者看好,目前估值高達15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但其在海外的擴張是以瘋狂燒錢為代價的,從2008年創立以來,Groupon的運營性虧損已高達5.402億美元。不過,最受投資者質疑的還是,在近三輪共計10.982億美元的融資中,居然有高達有9.468億美元(約合86%)用于Groupon董事、高管和股東套現,僅1.514億美元留作經營費用。顯然,正如基金經理質疑的那樣,Groupon的高管只在乎自己的錢袋,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Groupon上市是真缺錢,而不是其董事長埃里克·列夫科夫斯基宣稱的那樣——“Groupon將會‘瘋狂盈利’”,否則Groupon也沒有必要在埃里克·列夫科夫斯基言論公布后立即發表聲明表示,公司將在未來10至20年內盈利,而不是現在。
既然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的Groupon上市不被資本市場看好,那么模仿Groupon的國內團購網站顯然也很難得到投資者的認可。以前,我們總是認為只要有“美國模式+中國概念”,再加上一個動人的故事,就一定能把華爾街忽悠了,就一定會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但近期在美國上市的十多家中國概念股集體破發,再次證明概念不能總當飯吃。
現在,國內模仿的Groupon團購網站并沒有超越其鼻祖,雖然故事都說得很動人,可都沒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它們的團購模式與大的電子商務網站比起來并沒有任何優勢,特別是在“電商網站都有團購頻道”的背景下,團購已成為一種促銷手段,早已不能作為一種獨立的商業模式存在了。目前,很多團購網站團的都是虛擬服務產品或者是大電商的優惠券,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大電商的一個推廣促銷平臺。
因此,筆者認為,經過去年的“萬團大戰”之后,今年團購行業將進入一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階段,未來兩年國內團購市場只會剩下4到5家大的團購網站,它們會在各自的領域形成壟斷性優勢,更多的團購網站則面臨著或被收購、或破產的處境,不是資金鏈斷裂死掉,就是成為大平臺的一個頻道,也只有到那時討論國內團購網站海外上市才比較靠譜。
推薦閱讀
雅虎在與阿里巴巴交手數個回合后,已達成初步協議,外界猜測雅虎將從支付寶重組中得到補償并已就此構建了框架協議。但擺平了雅虎,一直保持沉默的另一位外資股東軟銀,卻開始以“不合作”的姿態現身。 孫正義是地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網站:概念不能當飯吃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