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周睛)騰訊加速了其在電子商務上的布局。
3月中旬,騰訊正式與好樂買簽訂投資協議。據悉,這是好樂買的第三輪融資,6000萬美元融資已經到賬,投資方是騰訊。據悉,好樂買2010年銷售額突破2億,日客單量峰值過萬。
而早在2010年,騰訊就收購了康盛創想,而其旗下的Discuz目前擁有超過140萬家網站用戶。這一收購被業內廣泛視為是騰訊進軍電子商務B2B的起步,是與阿里巴巴旗下PHPwind展開競爭的標志。
今年騰訊更是加速了其在電子商務的布局,目前,業內流傳騰訊尚未被披露的投資包括手機購物行業買賣寶、3C類B2C易訊商城、母嬰社區媽媽網、團購網站F團。而本報得到消息人士確認,一家鉆石類B2C公司也在4月份獲得了騰訊的投資,投資金額也接近5000萬美元。
“電子商務到2015年發展到400億的規模仍不算大,預計市場規模將翻倍甚至三四倍的增長,必然會成為最大的互聯網收入之一。”這是3月27日,騰訊CEO馬化騰在深圳市一次公開演講時所做的表述。現在來看,馬化騰上述公開講話的同時正是騰訊在電商領域跑馬圈地的關鍵時期。
2010年9月,德意志銀行發布一份題為《中國電子商務:物流為王》的研究報告,報告甚至預言騰訊未來3年內未得在電子商務業務中直接獲得實質性收益。該報告分析稱,在電子商務方面騰訊采用了“輕資產”模式(它們為第三方商家提供網絡市場平臺,使之能夠通過虛擬的網店開展業務),在物流方面的參與度很低。這種模式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是否能達到一定的規模,而騰訊未實現這一點。此外,騰訊還受到來自單純電子商務平臺的競爭壓力(京東商城、凡客、淘寶等等)。
的確如些,騰訊盡管已經擁有中國第二大C2C網站拍拍網和第三方支付平臺,但電子商務對公司營收的貢獻卻很少。實際上,電子商務跟騰訊最為擅長的社區互動有著明顯的鴻溝。電商需要有運營經驗,而此前,騰訊拍拍就因為缺乏電子商務的運營經驗而沒能獲得顯著成功。
國內知名互聯網專家呂本富亦表示,在任何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支付經驗、運營經驗以及制定交易規則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騰訊的優勢在于溝通和游戲,想無縫嫁接到電子商務上面還是很困難的。
或許為了改變騰訊在電子商務慢吞吞的步伐,直接并購或投資較成熟的電子商務網站,而非建立平臺成為騰訊在電子商務布局的新舉措。
推薦閱讀
如果說Facebook用戶數激增要歸功于扎克伯格和工程師們,那么廣告收入的翻番幾乎就是桑德伯格一手締造的。曾參與搭建Google廣告平臺的桑德伯格為Facebook找到了新的商業模式,教會了扎克伯格怎樣將手中的用戶資源轉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改變平臺戰略 騰訊資本投資加速電商步伐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