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雜志網絡版周一刊文稱,Groupon正計劃進行IPO(首次公開招股)。然而,Groupon在招股說明中公布的財務業績存在問題,其中的一些說法也含糊不清,這應當引起投資者的警惕。
以下為文章全文:
Groupon CEO安德魯·梅森(Andrew Mason)此前發布公開信,向投資者描繪了Groupon未來的美好前景。梅森表示:“生命太短暫,我們不能打造一家無趣的公司。”然而,梅森這封郵件本身就是無趣的,并未在245頁的招股說明以外提供其他任何信息。梅森在郵件中再次強調了“客戶永遠正確”這類理念,不過這也并非創新。
梅森是一位善于推動公司成長的CEO。截至今年3月底,Groupon的營收在一年的時間內增長了15倍。Groupon是在正確時間建立的一家正確的公司,并對整個行業產生影響,因此將成為未來創業企業研究的典范。通過海外擴張,Groupon國際業務對總營收的貢獻從2010年3月的0增長至今年3月的53%。
然而,Groupon的招股說明中還有其他一些模糊不清之處,有些甚至與梅森的公開信前后矛盾。梅森表示:“我們通過投資推動增長,因此我們原本的季度盈利變為明顯的虧損。”
梅森在這一方面的說法模仿了谷歌的創始人,然而Groupon并不是谷歌。在上市時,谷歌的運營性利潤率已經達到24%,而Groupon目前的運營性虧損達到營收的18%。此外,Groupon在IPO中的估值達到300億美元,遠高于谷歌進行IPO時。
Groupon出現虧損是該公司自己的選擇。2010年初,Groupon是盈利的。該公司隨后開始大規模擴張,以保持在行業內的領先。高速增長的代價是巨大的。由于巨額銷售和營銷成本,Groupon“燒錢”的速度比增長速度更快。這種做法在創業企業中并不常見,并且充滿風險。只有支出的成本帶來了營收的增長,這樣做才是有效的。然而Groupon公布的數據表示,Groupon或許未能做到這一點。在波士頓等城市,Groupon的投資回報開始下降。
這導致Groupon的財務狀況處于不利的境地。Groupon目前的總負債達到5.34億美元,僅比總資產低700萬美元。目前或許還不能宣稱 Groupon已經資不抵債,但在通常情況下,準備上市的公司會使財務狀況和資產負債表處于相對健康的一個狀態。Groupon目前似乎急于進行IPO。這種態度減小了Groupon IPO的吸引力。
由于燒錢速度太快,因此如果沒有新的資本補充,到今年秋季Groupon將用完所有現金。但這也是Groupon自己的選擇。今年1月,Groupon融資9.5億美元,但其中的85%被用于從梅森和其他內部人士手中回購股票。
Groupon這樣做使投資者擔心,也將影響投資者信心。投資者沒有任何投票權,所有的投票權都屬于梅森和Groupon其他數名內部人士。這使Groupon面臨不必要的風險。如果Groupon不從梅森等人手中回購股票,這一風險原本也可以很容易避免。
Groupon IPO的承銷商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瑞士信貸,這些投行能夠理解這一點,并在Groupon的招股說明中披露了這些信息。投行或許應該更進一步,告訴 Groupon等待財務狀況好轉再進行IPO。不過,這些投行也知道,投資者正失去理性。對它們來說,這是檢驗投資者是否理性,是否愿意向泡沫中投資的一次試驗。如果投資者參與Groupon的IPO,那么未來將會有更多類似的IPO出現。
梅森沒有在自己的公開信中談論這些問題,他的公開信全部關于推銷股票。梅森表示:“我們關心我們的消費者和商戶。”然而招股說明顯示,梅森等人關心的只是自己的錢袋。梅森這樣說要么是非常天真,要么就是欺詐。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梅森的公開信措辭含糊。他想說的似乎是,在Groupon上市之后,他將如何改變世界。他表示:“我創立The Point(Groupon的前身)是為了解決世界上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然而實際情況表明,梅森已經迫不及待地從Groupon中抽身。
如果一名CEO在招股說明中表示,他希望退出公司,那么投資者應當考慮是否還要投資這家公司。(張楠)
推薦閱讀
人人公司(NYSE:RENN)日前正式推出專業汽車問答網站“車問網“,以實名制社交網站為基點涉足網站問答業務,采用社交+問答的模式提升用戶粘度。問答網站的最初版本來自于2008年創辦的美國Quora,通過邀請名人、智慧人士>>>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分析稱Groupon應引起投資者警惕 CEO或欲退出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