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前途叵測的預付卡們
聯華OK、商銀通、得仕卡、巍康卡等申城預付卡尚無一家拿到牌照 距離9月1日大限僅剩三月
在5月底的最后一周,第三方支付市場熱鬧非凡:先是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成立,接著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而后業界期盼已久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發放。
頻頻舉措之下,作為第三方支付其中的一種業務類型,商業預付卡正在被強化規范管理:未經許可不許發行、購卡必須實名登記。這對目前的商業預付卡市場會帶來怎樣的影響?《IT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發行預付卡有“門檻”
5月26日,央行向2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發放了牌照,獲得許可證的各家企業獲批的業務類型不一,大致包括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電話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等幾大類。預付卡發行是獲批率最低的一項業務,只有8家企業獲批開展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支付寶僅限于線上實名支付賬戶充值),其中兩家公司位于上海:上海盛付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上海捷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不過這兩家預付卡僅限于線上實名支付賬戶充值。
另外,銀聯商務、通聯支付、快錢、衫德等四家上海企業獲得預付卡受理資格。“受理是指企業不能發行自己公司的預付卡,但可以為其它預付卡提供刷卡的機器,如用戶拿的是銀聯卡,也可以在印有‘杉德’字樣的POS機上刷。”杉德公司副總裁陳兵向記者介紹。
申城尚無一家預付卡獲得資格
仔細查看此次拿牌企業名單和業務范圍,聯華OK、商銀通卡、得仕卡、巍康卡等目前申城流行的預付卡,尚無一家拿到牌照。當然,不排除這些企業在9月1日大限來臨前獲得“準生證”,但是否目前在售所有卡類都能獲批,尚是疑問。而根據6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則要求,未經央行批準,任何非金融機構不得發行多用途預付卡。且客戶購買記名商業預付卡和一次性購買1萬元(含)以上不記名商業預付卡,發卡人應進行實名登記,不記名商業預付卡面值不超過1000元,記名商業預付卡面值不超過5000元。
如果9月1日大限來臨,消費者現在手里持有不具有發行預付卡資格企業的消費卡,是否能照常使用?對此,陳兵給出了肯定的答案,“舊卡可以使用到沒有余額,如果該發卡商沒有獲得許可,就不會有新卡流向市場。”
實名購買預付卡實施進度不一
既有牌照門檻,又有《意見》規范,但是記者6月1日當天以買家身份“暗訪”了幾家發卡商和幾大購物商場,發現預付卡管理的執行情況并不十分理想。
記者致電拿到牌照卻暫未獲得“預付卡發行”業務許可的上海付費通,客服人員表示付費通卡還在繼續發行,市場上仍可買到。只獲得預付卡受理資格的杉德公司副總裁陳兵表示,在9月1日第三方支付牌照發放最終截止日前,企業還可以發行預付卡,而且可以繼續申請發行資格,如果9月1日還沒有獲批,那就不能發行了。
記者隨后又致電幾家發卡商和購物商場,發現實名登記的規定執行得并不嚴格。上海暢購是此次進入公示卻尚未獲得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其客服人員告訴記者,暢購卡的面值有100~5000元不等,現在購買任何面值都不需要進行身份登記。上海太平洋百貨和港匯廣場的相關人士也表示,購卡不需要實名登記。
對此,上海市現代商務促進中心副秘書長孟憲煌認為,實名購買預付卡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發卡商的銷售額,并且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處罰細則出臺,所以部分發卡商都有恃無恐。
記者暗訪
“黃牛”仍有空可鉆
“網購達人”小劉的單位經常會發些購物卡作為福利,以前他經常在網購時把購物卡用掉,但自從聯華OK卡等與支付寶終止合作后,小劉手里的卡就逐漸多了起來,為此,他想到了賣給黃牛以兌現。小劉告訴記者,以前一般在9.7折,現在普遍都降了。
記者以賣家身份聯系了幾個“黃牛”,均表示如果數額不是特別大,最高9.6折,基本都維持在9.5折,而且還要賣家把卡送到黃牛那里。“我就賺幾元錢,還要搭上來回車費,虧本了。”“黃牛”舒先生告訴記者。
說到現在的實名制卡,記者詢問了多位“黃牛”后發現,大部分“黃牛”堅決表示不收,有的“黃牛”甚至表示要退出“江湖”,但也有膽大心細的“黃牛”,“如果你的卡是不能掛失的,那我收,如果是可以掛失的,我就不收,我出錢買了你的卡,萬一你再去掛失,我就買了張廢卡。”“黃牛”王先生如是說。
當記者保證自己不會掛失后,該“黃牛”退了一步說:“你直接把卡拿來,我把卡上的錢轉到我賬戶上。”當記者追問如何轉賬時,該“黃牛”就再也不肯透露“商業機密”。
專家觀點
盼《細則》早出臺
預付卡滿足了市民消費便利的需要,但在其背后也滋生出了大量的腐敗現象,此次《意見》的出臺,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清理整頓預付卡市場。但業內專家認為,此《意見》偏宏觀,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執行不力,應該有更細的規則出臺。
“購買預付卡時,銷售點會開發票,但其實預付卡根本沒有被消費,為何要開發票;消費者即使實名登記購買了預付卡,但使用時并不需要出示身份證,實名登記意義何在;現在預付卡要實名登記,如果發卡商把預付卡變成預付票,照樣可以使用,還要登記嗎?”孟憲煌提出了他的疑問。
推薦閱讀
僅與集裝箱一般大小,卻可容納四個國家圖書館、數百萬部高清電影。日前,國內首臺商用模塊化集裝箱式數據中心——云箱在北京亦莊云基地面世,這標志著中國云計算切實走向實際應用階段,將使更多用戶成為豐富、便捷、>>>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