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以寫文為生的作家而言,最近有兩條消息不得不關注:其一是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微博)發微博宣稱,對在京東商城上有書籍在售的作者,將補貼銷售額的3%;其二是慕容雪村的暢銷書《原諒我紅塵顛倒》授權盛大文學三年,“收成”僅為300多元。在一個圖書日益電子化的時代,傳統作家的權益究竟該受到怎樣的保護?
六一前夕,24家出版社向京東商城發出討伐書,指責京東商城全部少兒圖書4折封頂行為是不正當競爭,而劉強東則自揭少兒圖書進價僅3折。在當當、卓越、京東商城紛紛卷入圖書大戰、降低利潤之際,傳統作家的收益卻可能因此而有所改善。
大多作者生存窘迫
初涉圖書市場的劉強東也許并沒有想到,單純的圖書價格戰,會讓他將視野轉向“水很深”的出版業,而觸動他的是大量收入微薄的作者們。今年3月,在討伐百度文庫侵權時,韓寒發表的名為《給李彥宏先生的一封信》中,對傳統作家的“窘況”有十分清晰的描述:“一本25元的書,如果賣兩萬本,已經算是暢銷,一個作家兩年能寫一本,一本可以賺34000元,如果他光寫書,他得不吃不喝寫一百年,才夠在大城市城郊買套兩居室。”
“一般而言,圖書作者是按照版稅乘以碼洋(書價乘以印數)獲得收入。普通作家的版稅通常是8%左右,如果是一線作家,最高可到14%,但數量極少。”一位出版人向《IT時報》記者透露,由于作者無法監督圖書銷售,一些民營出版社便在碼洋上搞鬼,以遠低于實際的碼洋和作者結算。而隨著景氣變差,不少出版社更是開始更改合約,出書后僅支付首刷量(通常為2000本)五到七成。一位曾出版過校園小說的作者便向記者抱怨,“僅拿到過出版社支付的第一筆費用。”
“假設一本書賣10元,里面的構成是這樣的,作家賺1元,印刷成本2元多,出版社賺1元多,書店賺5元。”這是韓寒給出的一本書的定價模式。很顯然,高額的渠道費用是書價高企的主要原因,這大概就是劉強東所謂的“怪現象”,“作者賺到的錢少得可憐,不愿寫書;銷售渠道不通暢,中間環節太多,讀者嫌書貴不愿讀書。”
作家或從中獲益
不久前,劉強東在其微博上公布的“圖書戰略”中宣布,“個人向作家維權聯盟捐款100萬人民幣,支持他們去和盜版者打官司!自2011年6月1日起,所有在京東商城銷售的圖書,京東拿出銷售額的3%直接補貼給作者!”
“京東商城的一個副總裁此前已經打過電話,要捐款100萬元,對作者補貼3%也明確表示要給。”作家維權聯盟代表、磨鐵公司總裁沈浩波向記者確認了劉強東微博所言,不過他同時表示,由于作家維權聯盟的組織架構還不完善,因此暫時還沒有就這兩筆款項如何支付具體探討,“等我們做好了,我會主動找劉強東要。”
已有四本書出版的上海作家未再對此也十分感興趣,她在微博上表示,“作為有書在京東賣的人,我對3%的銷售額表示深度圍觀中。”5月25日,記者在京東商城上看到,未再的三本小說銷售折扣在49折到73折之間,不過網站并沒有顯示銷量統計數據。
“給作者補貼很難操作。因為圖書種類太多了,想想看,幾十萬本書,每本銷量是不一樣的,支付補貼時,會在結算上存在很大問題。”盡管這位出版人對劉強東的補貼一說持“懷疑”態度,但她表示,如果真能進入實際操作,對作家是件利好,而且圖書大戰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了圖書銷售,整體碼洋上升的話,作家可抽取的版稅也可能因此增加。
新聞鏈接
傳統作者電子版權運營陷困境
剛于5月25日正式提交赴美IPO申請的盛大文學近日陷入風波。5月18日,作家慕容雪村通過微博公開指責盛大文學拖欠其作品《原諒我紅塵顛倒》的版權費,指出其與盛大文學簽約近三年,而最后應得的分成僅有300多元,而且還沒有支付。這讓傳統作家的數字版權尷尬又一次顯現在輿論面前。
傳統作家賺不過網絡作者
讓慕容雪村無法理解的是,根據盛大文學給出的數據,點擊量在500萬,全網絡唯一全本授權,全部所得300多元,這讓他“聽到這消息滿身冰涼。”這和盛大文學此前動輒宣布的某作者收入百萬似乎有些遙遠。
“網絡小說與傳統小說是完全兩種路數。眾所周知,一個當紅網絡小說沒寫到30萬字以上是沒太大收益的,一般寫到20幾萬才會入V(收費),寫紅的少則50萬字多則幾百萬字,速度也不可同日而語,一般日更3千到2萬,由這個來算收益會比較靠譜。”網友Frida-歡歡透露。
這大概就是傳統書籍作者的“尷尬”,只有20萬字的《原諒我紅塵顛倒》,入V大約7萬字,收入約是千字4~5元錢,但由于這本書早已全文出版,其盜版在其他網站上到處可見,愿意為之付費的讀者自然寥寥。“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有一本書在先出版紙質書之后,能在數字版權上成功獲利的。”一位出版人告訴《IT時報》記者。
傳統書籍網上盈利難
上海市作協副主席,知名作家陳村在回復慕容雪村的“抱怨”時,指出盛大文學商業模式有問題,“以此計費,傳統書籍的作者如何還可能跟盛大合作?”
事實上,盛大也在嘗試,今年4月,盛大推出的云中書城2.0,將傳統的店中店概念引入到數字出版行業,即出版商可通過“店中店”形式在云中書城開店,讀者可以以紙質書定價的2至3折購買。但記者登錄網站后發現,在“付費新書TOP500”排行榜中位列前幾位的書籍,評分人數大多在個位數,這意味著實際購買人數不會更多。
“由于盜版,除了手機平臺之外,中國數字出版完全走到絕境。”磨鐵公司總裁沈浩波呼吁,除了建立公平合理的版權使用費標準,以及公平合理的版權侵權糾紛的解決機制外,還應建立電子書籍的協同浮動定價,根據市場環境進行價格浮動,“目前很多數字出版銷售平臺上,定價都是由渠道商確定,我覺得有一定的瑕疵,由于定價的單一和低價,導致常規大眾出版領域的圖書很難在數字出版平臺上流通。”他希望通過這些措施,使傳統書籍電子版權走出困境。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5月29日凌晨消息,美國2011年社交商務調查(2011SocialCommerceStudy)顯示,零售商日益通過社交媒體與消費者進行互動。這項調查在4月份調查了將近1800名成年網上購物者。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29日凌晨消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作家收入微薄觸動劉強東 京東提供銷售補貼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