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局長耿雁生大校5月25日透露:中國解放軍建立了一支“網絡藍軍”,目的是為提高部隊網絡安全防護水平設立。此消息一出立即吸引了廣大軍迷的視線,也迅速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關注。有外媒隔天報道,中國稱培養“網軍”是自衛,但中國黑客被看做是全球最大的網絡攻擊力量。對此,我國防部回應稱,“網絡藍軍”由部隊已有人員構成,是常規部隊的訓練科目之一。
那么,何謂“網絡藍軍”?我國為何要建立這樣一支隊伍?其他國家的“網軍”規模究竟有多大?今天的軍事版將為您一一解讀。
名詞解讀
何謂“藍軍”?
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解釋說:“藍軍”是國際軍事管理的一個術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紅藍軍對抗”,其中“藍軍”主要扮演對手,如美軍的“紅旗演習”,通過“藍軍”逼真模擬對手的軍事實力和戰術戰法,達到真實訓練部隊的目的。一般而言,國內部隊都會到“藍軍”輪訓,以達到全員訓練的主要目標。為了打造完全強勢的“藍軍”,很多國家不惜重金裝備或采購先進武器武裝“藍軍”,將其按照對手的真實實力武裝,因而“藍軍”一般而言都是比較強的軍事對手。
而“網絡藍軍”顧名思義就是打造基于西方網絡實力的“網絡軍隊”,以此來訓練中國的“網絡紅軍”。既然我們已經組建了“網絡藍軍”,這本身說明“網絡紅軍”已存在。
零點接觸
應對網絡攻擊 節約訓練成本
中國“藍軍”并非黑客
中國軍方組建“網軍”的消息傳出后,迅速引起西方媒體的關注。英國《泰晤士報》隔天報道,中國自稱培養“網軍”是自衛,但中國黑客被看做是全球最大的網絡攻擊力量。我國防部回應稱,“網絡藍軍”由部隊已有人員構成,而他們既不是專門招聘的專業人員,也沒有被專門編制,是常規部隊的訓練科目之一。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表示,中國“網絡藍軍”只是部隊訓練時的代稱,而該訓練是應對網絡攻擊的預防措施。
今年4月下旬,廣州軍區組織了一場網上異地同步演練,“網上藍軍”四面出擊,一改過去“一對一”對抗模式,在“以一對多”的無形戰場上,從容使用網絡新戰法,使網上對抗更加精彩激烈。“網上藍軍”發揮專業優勢,同時向4支“紅軍”發起凌厲進攻,時而實施“病毒攻擊”,時而發布大量“垃圾文電”,時而滲透進入“紅軍”內部網絡,竊取兵力部署和行軍路線圖等信息,逼著“紅軍”指揮員不斷出新招。這種“網絡紅藍對抗”,其實就是實戰中“紅藍對抗”演練的延伸。
據悉,為提升網上訓練效益,廣州軍區投入數千萬元,聯通軍區、軍級單位、作戰師旅團和訓練基地之間的網絡,建成全軍首個軍區級訓練專網,并從軍區范圍內挑選30多名網絡人才,建成首支專業化“網上藍軍”。某基地李副司令員介紹說:“如今實行網上對抗,從方案設置到設備調試,不到10天就能完成。‘網上藍軍’的誕生,節約了訓練成本80%以上,提高了訓練效益。”
軍迷發言
閑話中國“網軍”兩大困難
中國網軍相比美國網軍,面臨著兩大困難。其一,有數據顯示,我國集成電路芯片的自給率不足10%。要做到網絡安全,首先就是硬件安全,而芯片安全是硬件安全核心內容之一。其二,微軟的各版本操作系統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達到98%。軟件安全是網絡安全的另一個核心內容,最基本的操作系統不是自己編寫的,同樣留有安全隱患。
這兩個問題,我國已經意識到了。我在上大學時就聽老師講過,我國進口的所有芯片都經過顯微分析,目的就是為了在無法進口時予以仿制。作為軍用芯片,這一步驟更是必不可少。至于操作系統軟件經過如何的分析,我并不知曉,不過我相信我們的軟件專家一定仔細分析過來自境外操作系統的匯編碼。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在“酷6裁員風波”持續數天后,酷6網董事長吳征就此事發表了一份聲明。吳征在聲明中稱,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酷6經營業績無明顯改善,董事會與股東不希望、也不允許繼續大額燒錢。“裁員是本著對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負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網軍“網開一面”露真容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