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魏和)第三方支付牌照醞釀6年之久,目前終于有27家企業終獲牌照被業界稱為最難產的牌照。不過此次牌照的發放,分析人士表示,從政策層面上可能對企業影響深遠,但是從市場發展的角度而言,牌照也只是企業身份的認證而已,不論牌照發放與否,并不能左右行業大趨勢的發展。并且,分析人士指出,首批牌照沒有運營商,表明銀聯發牌實質是拉攏中小企業加入銀聯陣營,以抵制工信部的互聯網和運營商。
5月26日,央行網站上公布了首批27家企業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有分析稱,這讓第三方支付不斷“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終于有了身份認可。
第三方支付牌照從準備到發放,醞釀了6年之久,終于落地,IT分析人士毛啟盈告訴記者,這個非常難產的牌照,是互聯網與銀聯較量的初步勝利,整個支付行業從數百家競爭縮小到27家,一些沒有獲得牌照的企業,將通過與銀聯或者第三方支付來進行業務,預示著行業將重新洗牌。
(圖片來自互聯網)
不過,總體上說,這次發牌并不利于市場的發展,相反,造成了更多的利益博弈,和購車搖號類似,央行金融部門獲益,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IT分析人士何璽表示,首先從政策的層面,企業必須拿到手的,有了這個牌照,意味著有了法律的保障,所以說牌照還是很重要的,是基本的權利保障。其次,從市場層面來說,目前的支付市場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牌照對市場短期內沒有多大影響,如支付寶目前還占據很重要的地位,雖然前段時間有說京東以及其他一些企業與支付寶決裂,但是相比支付寶一年幾千億的交易額來說,影響力暫時微小。
從企業角度而言,快錢市場總監王召告訴記者,牌照的發放對于第三方支付行業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從此行業將在國家的監管之下走向有序競爭,市場環境將更加健康。未來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業務定位將更加清晰,第三方支付的兩大陣營將加速形成,行業將正式進入行業差分發展的新時期。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周六刊文稱,《連線》雜志記者、《InThePlex》一書作者史蒂芬·列維(StevenLevy)本周作客該博客,透露了谷歌鮮為人知的一些事情。 以下為Business Insider根據列維的敘述整理出的要點: >>>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