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調查:網絡色情泛濫后人們的性行為更加負責了
以前,赤裸裸的色情淫穢內容是相對不容易接觸到的。然而在互聯網興起以后,任何人只需點擊幾下鼠標,就能見到過百萬張色情圖片與視頻。美國有調查顯示,該國年齡在10~17歲的青少年中,有42%瀏覽過網絡色情內容,瑞典的研究發現,92%的瑞典青少年承認觀摩過網絡色情內容。
這引起了保守人士的極度不滿,認為人們會被這些色情淫穢內容毒害。例如美國有心理治療師認為,色情文化會讓人在性問題上不負責任,會增加離婚率;有的女權主義者稱,色情內容就算不會讓男人產生強奸行為,也會增加他們強迫女性發生性行為的傾向。
(記者伍君儀 編譯報道)
國外調查:“性亂”指標普遍下降
美國調查發現,網絡色情泛濫以后,不負責任的性行為反而有明顯下降。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自從1990年以來,美國的流產率下降41%,離婚率下降23%,梅毒患病率下降74%,淋病患病率下降57%。青少年發生過性交的比例下降7%,青少年的生育率下降33%,但他們的安全套使用率增加16%。根據司法部門的統計,性侵犯(主要指強奸)的發生率自1995年以來下降44%。
這些變化的原因,以及跟互聯網色情泛濫的關系如何,尚不得而知。這不意味著網絡色情對社會沒有壞處,例如有些男性迷戀色情內容影響了生活,甚至需要進行心理治療,有些女性為自己的男人沉迷網絡色情而煩惱。但保守人士認為“色情文化引起強奸和亂交”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瑞典的網絡色情研究發現,女孩多數是無意中碰到那些內容的,多數人表示厭惡。也有三分之一的女孩認為“有趣”、“興奮”,但她們看后不敢聲張,尤其不敢跟男孩交流這些內容,害怕影響自己的名聲。大多數女孩認為有愛才能有性,因此不認同色情作品中的內容,認為它們沒有愛的投入。男孩更多是主動瀏覽的,他們大多把它當成一種娛樂,還認為是一種“性教育”。
瑞典最近又有人調查了73名年齡從14~20歲青少年對色情文化的看法,結論為:大多數人懂得如何對待色情內容,能夠分辨色情幻想和現實中性關系的區別——這正如他們懂得分辨動畫片中的暴力與現實中的暴力是不一樣的。但女孩們承認,她們會把自己的身體與色情內容中的女人相比,為此感到不安,擔心男孩們會認為自己不夠性感,害怕自己沒人要。
國內專家:國外調查不代表什么
中國性學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心理教研室副教授徐震雷稱,國內還沒有類似的調查,根據經驗估計,網上色情淫穢內容會讓青少年看完之后想嘗試,使性活動頻率、懷孕和得性病艾滋病的機會增加,而國外的調查樣本不一定有代表性。他同時表示,國外的性教育做得很好,國外學生對色情內容比國內學生有更好的抵御能力,因此仍然建議有關部門管理網絡不健康信息,不能讓它們在網上出現,青少年要懂得區分網絡信息,有選擇地瀏覽。
推薦閱讀
盛大文學用來給華爾街講故事的招牌菜——線上“微支付”收入事實上只占該公司總收入的1/4,但用戶數卻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當然,美國股民看的是增長速度和商業模式,他們買的是“未來”。 5月25日,盛大文學海外控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調查稱網絡色情泛濫后不負責任行為明顯下降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