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這家會所水療的原價才100多元,為什么今天拉手團購上顯示的原價是428元呢?這是虛報原價吧。”天河區的朱小姐日前向新快報記者報料,提出自己團購時的疑惑。
記者調查時發現,虛構原價以一折、二折,甚至不到一折的“超低”折扣來吸引消費者,聚集人氣,已成團購業內的潛規則之一。
團購價與店內價相差無幾
記者打開朱小姐發來的網址看到,拉手網正推出金沙港灣休閑會所的團購服務。“尊享24小時豪嘆頂級水療套餐”1份原價428元,現低至2.5折,僅售108元,服務內容包括凈桑(原價158元)、15小時麻將房(270元)或KTV房(270元),KTV限定需10人或以上組合方可使用。
朱小姐稱,自己對這家店很熟,常和朋友來此消費。她告訴記者:“凈桑價為138元,不是158元。10人以上到店消費,本身就會免去KTV和麻將房費,這是不用團購也能有的優惠。”
她還認為,即使平時沒有此優惠,拉手網的原價也有虛高嫌疑。KTV房要求10人及以上(即至少買10份)方能消費,平均后每份原價應是27元;相應地,270元的麻將房費,需要4人買4份套餐才可使用,均后價應是67.5元。“如此算下來,團購的優惠大大縮水。但只買一份的話,不能使用麻將房也不能使用KTV房,也就只能享受凈桑。”
記者致電該休閑會所確認,該會所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凈桑平時價是138元。團購套餐中,這部分原價158元,標高20元。客服人員還表示,若10人同行,非團購也可免去KTV房費。
朱小姐還稱,“我與朋友10人同行時,甚至可以優惠至110元,跟團購價差不多,沒有必要團購了。”
服務、美食團購貓膩多
記者發現,事實上虛高團購原價的現象在美容、美發、旅游等服務業廣泛存在。部分美容、美發服務動輒“原價”上千元,團購價號稱不到一折。不實的原價,讓消費者無從對比。
例如,58團購網上周出售的一款903時尚發型機構的美發套餐,原價1122元,折后價118元。該店店員卻對記者稱,全套下來正價七八百元就能搞掂。按照店員的報價,已比團購的原價少了300元。
有業內人士透露,美食團購也有貓膩,可以采用核心產品搭配一些高利潤但需求不高的產品來撐高原價。“如在一份套餐內加一杯或一瓶紅酒,而紅酒的價格就可以任意發揮。”
除服務外,實物團購也常虛構原價。劉小姐反映,自己4月23日以團購價79元搶購了一雙原價198元的涼鞋。待團購結束后,劉小姐發現,這款鞋平時售價也只賣89元,“在團購網站,這種事情比比皆是”。
陳小姐也遇到過此類事情。她在品質團上發現一款絲瓜水,原價80元,二折后團購價15.8元。但陳小姐在淘寶上搜索同款產品,原價僅需28元。
折扣網站定價格可商量
究竟虛高的團購原價是如何被抬高的呢?是商戶還是團購網所為呢?昨日,記者以某BB霜代理商的身份致電數家團購網站尋求合作。
拉手網化妝品項目部門表示,折扣價通常由拉手網來定,由商家提供供貨折扣價,拉手網在參考商家建議的基礎上,設定團購價。定價依據則是品牌知名度、受歡迎程度、產品賣點、品質等進行綜合考量。“通常化妝品的折扣在三四折將較為吸引消費者。”拉手網化妝品項目部門有關人士表示。
記者問道,能否將原價120元的商品,標注為180元,該人士稱,差距較大,消費者比較精明,一對比就會發現問題。隨后,記者又問道“能否將價格稍微定高一點”時,該人士則稱,要先看商品再商量。
另外一家團購網站也建議記者,要以“心動價”和“心動折扣”來吸引消費者。據央視《經濟半小時》報道,美團網CEO王興曾自曝行業潛規則:“把一個東西原價虛高,然后再貌似打一個大折扣,其實比原價優惠不了多少。”
廣東省物價局:抬價打折、虛構原價屬價格欺詐
1 是否涉嫌價格欺詐?
抬價再打折屬價格欺詐
超低折扣,“原價”與“現價”的巨大落差向來是商家吸引人氣、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的慣用手法。此前,沃爾瑪、家樂福等部分超市就曾被曝光存在價格欺詐行為。而究竟團購商品抬高原價該如何定性呢?昨日,廣東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抬價打折、虛構原價的行為屬于價格欺詐,是13種價格欺詐行為之一,跟超市抬高價格再打折的性質相同。
在2002年出臺的《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中認定的價格欺詐行為就包括: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價格行為。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Facebook應用社交旅游推薦服務Gtrot,通過分享個人旅游計劃,基于社交圖譜為用戶提供旅游目的地的實時旅游推薦和親身旅游信息推薦等。還有同類產品TripIt,它會自動幫助用戶安排行程,并從Facebook好友那里獲取訪問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抬高原價虛折扣 多家團購網站涉嫌欺詐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