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周晴)當今年3月新浪宣布收購的方式進軍電子,并將收購對象選定在麥考林的身上時,外界猜測一片,新浪進軍電子商務的緣由是何,選中麥考林的理由又是什么,未來雙方將會采取哪種合作方式,前景又將如何,這一連串的問題引發了諸多評論。而麥考林最近的財報業績不佳,又引發了人們對雙方未來合作的種種疑問,在這一背景下,重新梳理當時業界人士的評論,也可能會引起更深一層的思考。
新浪緣何進軍電子商務
危機轉型論
天極網總裁李志高:危機感迫使新浪轉型。
新浪也有危機感,非常大的危機感。新浪爭不過百度,百度不做資訊,他靠搜索這個互聯網的技術 和新模式,把所有中文做內容的人都放到自己網站上去了,百度成了真正中國資訊的門戶,這很可怕,新浪必須轉型。
陰謀論
經緯中國合伙人邵亦波:資本大挪移的陰謀論
這筆投資背后的邏輯是“新浪與中國動向接盤 ,讓紅杉拿回本錢”。紅杉資本之前持股麥考林60%以上的股 份,它需要逐漸退出,如果從二級市場逐步退出,因為流動性比較小,紅杉賣出大量股票會造成股價大跌, 所以他將新浪的這筆投資視為新浪“讓紅杉資本拿回本錢”——兩家投資金額8000萬美元(經計算,實際為1 億美元),而紅杉4年前投資額正好是8000萬美元。
趨勢論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主任胡延平:新浪進入是遲早的事
電子商務現在已經是、將來更加是中國互聯網價值最大的一個部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新浪進入這個 領域也是遲早的事。
艾瑞咨詢楊偉慶:新浪參股B2C是大勢所趨
目前電子商務的競爭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個是用戶和營銷,另外一個是產品及供應鏈競爭。對于門戶而 言擁有大量的忠誠用戶以及營銷環境,對于降低電子商務成本、轉換用戶方面有著強大優勢,未來大的網站 都會不同程度的進入電子商務領域。
正望咨詢呂伯望:新浪涉足電子商務領域是遲早的事情
新浪把握了電子商務發展機遇,通過入股首家上市的電子商務公司麥考林,是很重要的一個戰略舉措。
新浪的互聯網用戶都是成熟又具有購買力的消費者,新浪進入電子商務領域,能夠給新浪的用戶帶來整合效 應,給他們提供購物便利。
為何選重麥考林
易凱資本王冉:新浪扶植麥考林
新浪投資麥考林,再次證明傳媒和零售越來越融合,任何互聯網平臺都不可能不碰電子商務。但這并不意味 著媒體真的要去做選品和物流,主流思路應該還是利用媒體價值扶植一個電子商務生態圈并從中獲益。至于 麥考林是不是最好的目標,我相信新浪肯定能找到更有張力的玩家,但老查不想在高點上買回一堆泡泡。
互聯網行業專家于明:用戶價值最大化
新浪入主麥考林,能夠把新浪自身用戶價值最大化。新浪龐大的用戶群跟許多電子商務網站的用戶群有很大 重合度,新浪可以通過自己的平臺引導到麥考林網站,從而讓用戶價值最大化。
新浪如何切入電子商務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主任胡延平:與微博結合是創新
新浪將電子商務延伸到微博等SNS平臺上,是一個大膽的舉措,對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兩個領域的發展都具有深 遠的影響。
天極網總裁李志高:與SNS結合空間大
曹國偉把交易都往SNS上轉,潛在空間巨大。
新浪與麥考林合作前景如何
當當網CEO李國慶:董事會里指手畫腳的人更多了
似乎新的兩家股東都是戰略投資人,所謂戰略是懂行的。但對追求高速成長的公司,指手畫腳的人更多了, CEO更難決策了。相信CEO和他的團隊。沒有一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董事會的。
互聯網行業專家于明:客戶價值轉化存挑戰
新浪用戶的粘性能否轉化成麥考林的購物用戶是最大的挑戰。“百度有啊”的失敗已證明了低粘性用戶難以 轉化為電子商務用戶。同時,微博龐大的用戶群也由于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而難以發揮相應的價值。但微博 的口碑效果傳播很快,跟電子商務的結合有一定的想像空間。當今年3月新浪宣布收購的方式進軍電子,并將收購對象選定在麥考林的身上時,外界猜測一片,新浪進軍電子商務的緣由是何,選中麥考林的理由又是什么,未來雙方將會采取哪種合作方式,前景又將如何,這一連串的問題引發了諸多評論。而麥考林最近的財報業績不佳,又引發了人們對雙方未來合作的種種疑問,在這一背景下,重新梳理當時業界人士的評論,也可能會引起更深一層的思考。
推薦閱讀
如果將這段話,與拉手網離職門中,“占整體業績30%的華東大區卻無法獲得哪怕百分之一的期權獎勵”、“員工薪酬偏低,甚至難以保障基本生活”相互對照,300人的集體辭職與集體加入,就成為了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團購>>>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