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蟄伏數年,第三方支付企業終于等來了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成立大會,但牌照仍然沒有露面。
本周一,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在北京成立,使一直困擾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身份和監管問題進一步明朗化。而9月1日第三方支付牌照發放“大限”將至,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在會后面對媒體關于牌照發放時間表的追問,僅表示“快了,快了。”
而隨著央行支付牌照發放時間臨近,相關部門將出臺更多與第三方支付業務相關的細則規定,新的業務領域將向支付行業打開,打破目前支付服務高度集中于電子商務領域的市場競爭格局。而牌照發放后,支付行業的參與主體將大幅增加,市場集中度將出現顯著分散。
牌照發放再延期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去年6月頒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已經從事支付業務的非金融機構應該在辦法實施之日起1年內申請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逾期未取得的,不得繼續從事支付業務。
由此,2011年9月1日被第三方支付企業視為牌照發放“大限”,而自2010年底開始關于第三方支付牌照即將發放的傳聞一再傳出。在此期間,央行公示了包括支付寶、財付通在內的首批1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公示名單,此后公示企業數量兩度擴充,截至目前公示企業總數達到32家。
本周一,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在北京正式揭牌,協會為經國務院同意、民政部批準成立的非盈利性社會團體法人,主管單位為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行長蔣超良當選為首任會長。
一位與會的支付企業人士告訴記者,支付清算協會設會長與常務副會長、常務理事25人,分別來自央行、11家銀行以及8家支付企業代表,其中包括支付寶、快錢、財付通等主要的民營第三方支付公司,而協會已經吸納了164家機構入會。“監管部門的會議通知曾暗示將涉及支付牌照一事,各家支付企業都派出了CEO級別的人員參會。”上述人士表示。
不過,會議最終并未提及關于支付牌照的任何內容。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在會后面對媒體追問,僅表示:“牌照很快就會發放,也會搞個活動儀式。首批牌照主要集中在已公示的支付企業中。”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職能定位為對支付企業發展負責,成立后將對公示企業的經營水平和管理能力進行評估,然后再進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則表示,發放牌照的時間不斷推移,說明央行在企業資質認可過程中的謹慎態度。“這是央行首次將非金融機構納入監管范圍,加上相關企業從事業務與資金清算處理相關,職能和銀行類似,相關部門在對企業系統平臺建設、風險管理方面的審核會更為審慎。”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周一舉行的支付清算協會成立大會上表示,“支付體系是經濟金融基礎設施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著各類經濟金融活動的安全和效率,對金融、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
企業支付成新戰場
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是指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包括“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的貨幣資金轉移服務。
艾瑞咨詢分析師胡媛媛表示,目前支付企業的收入主要來源于手續費。根據央行“細則”規定,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未明確支付業務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的,支付機構可以按照市場原則合理確定其支付業務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根據艾瑞咨詢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網上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已達到3650億元,環比上漲3.2%,同比漲幅達到102.6%.
此外,部分支付企業會獲取企業沉淀資金的利息收入。按國際慣例沉淀資金是由第三方支付企業與用戶自行約定歸屬,但胡媛媛表示:“目前該部分收入只局限于從事擔保交易的支付企業,在國內市場默許由支付企業所有。”
由于支付企業的支付業務同質化較為嚴重,收入來源較為單一,一直以來“費率”及“便利度”成為各家支付企業的主要競爭元素。但艾瑞咨詢分析稱,央行支付牌照發放后,新的業務領域將向支付行業打開。“支付牌照發放前,支付企業主要圍繞于網絡購物和航空等電商化成熟度較高的領域進行拓展,支付行業的企業數量有限,市場集中度較高;而進入后支付牌照發放時代,支付行業的參與主體將大幅增加,同時支付企業也將進入更多的傳統應用服務領域進行拓展,并分別建立自己的核心業務優勢,市場集中度將出現顯著分散。”
“線下實體經濟正在不斷互聯網化,隨著各家支付企業深耕領域不同,在不同的傳統行業間會誕生各自的龍頭支付企業,成為未來支付行業的新戰場。”胡媛媛表示。
快錢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網絡購物過去幾年發展迅速,所以外界簡單地將在線支付等同于網購支付,但“支付與清算”其實應該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作為支付的“收款”業務,另外是作為“清算”的資金管理業務。“以航空業務為例,在售票的過程中需將機場建設費劃歸各地機場,將利潤劃歸各級代理商,另外還會出現退票等業務,第三方支付擔當自動化分賬管理的職能,使最終到達航空公司的是純收入,提供增值服務。”該負責人表示,“由于目前第三方支付業務中并不對個人進行收費,所以企業支付服務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胡媛媛認為,未來支付企業的收入不再取決于單一的“費率”,而是取決于支付企業是否能更好地把握企業需求,包括整合信息流、延長上下游周轉周期、提供墊支需求等。而根據央行的相關規定,支付牌照的發放將“核準一批,發放一批”,獲得首批支付牌照的企業,將獲得市場的先發優勢,包括迅速進行業務拓展以搶占市場。
據一位接近支付寶的消息人士透露,淘寶目前只占據支付寶業務量的一半左右,其也在積極進行創新型的支付服務內容,如在杭州地區推出的口碑卡,并將于本周推出與某大型航空公司的支付合作。
電商自建支付平臺是否必要?
盡管企業支付或將成為支付企業的新戰場,但電商目前仍是支付企業的主戰場。從艾瑞咨詢的數據來看,2011Q 1第三方網上支付市場交易規模中,以電商支付為主業務的支付寶市場份額占比為49.56%,市場占比保持市場第一的位置,與排第二位的財付通20.61%的市場份額拉出明顯差距。
自今年5月起,陸續有企業宣布停止與支付寶的合作,先是百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宣布,聯華O K卡在支付寶的應用自5月8日起停止;其后,京東宣布將與支付寶停止合作,并將在2個月內推出與“銀聯”合作的自有支付系統;18日,農工商超市(集團)有限公司也發布公告稱,由于業務合作到期,便利通卡網上充值支付寶業務將于5月21日停止。
三家企業都宣布將采取合作或自己申請牌照的形式自建第三方支付出平臺。不過,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認為,與電商行業第三方物流相比,目前電商現有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已經可以滿足需求,加上該行業本身競爭激烈,自建平臺的意義不大。
而艾瑞市場咨詢產業研究部副總監王芳分析,支付工具內有大量的交易信息,交易信息對電商而言屬商業機密,或將促使電商企業降低對某一支付工具的依賴程度。“但由于首批支付牌照申請進入尾聲,因此電商支付公司1-2年內很難快速進入該領域,除非是通過投資并購小型支付公司完成。”王芳表示,“此外,電商核心是‘滿足用戶需求’,應該盡量提供豐富的支付渠道,自行開發重新培養用戶習慣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推薦閱讀
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正上演現實版“圍城”,近日在美上市的納米科技企業盛大科技收到納斯達克退市通知。企業退市的原因有多種,包括股價交易長期低迷,交投不活躍而選擇退市,部分企業則是出于公司戰略考量,有的則是因>>>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