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報道】5月17日消息,鳳凰新媒體上市第三日跌6.11%,最新股價12.3美元,較發行價11美元高出11.8%。此表 現有點類似于人人,上市首日大漲29%,第二日便轉勢下跌6.3%。其后幾日延續下跌趨勢,終在第六個交易日跌破發行價,5月16日,人人公司收報 12.6美元。
而同樣在這個月上市的網秦和世紀佳緣,在上市第一天便分別以19.13%與3.55%的幅度跌破發行價。
破發似乎成了5月份IPO股票無法繞過的一道門檻,那么未來一段時間,鳳凰新媒體是否會重蹈前人之覆轍,跌破發行價?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鳳凰新媒體的業務模式吧。
“廣告+付費”模式
鳳凰新媒體是鳳凰衛視的控股子公司,旗下包括鳳凰網、鳳凰視頻、手機鳳凰網三部分業務。鳳凰網由最初的鳳凰衛視官網改版而來,逐漸成為新浪、網易、搜狐、騰訊之后的第五大門戶;手機鳳凰網于2007年6月正式上線;鳳凰視頻于2008年6月啟用一級域名。
對于鳳凰新媒體的定位,公司CEO劉爽曾說:“我們首先是一個綜合門戶,但是我們又不僅僅是一個綜合門戶。我們的學名是鳳凰新媒體。相對鳳凰網,鳳 凰新媒體是一個to B層次的概念,鳳凰網則是to C層次的概念。綜合門戶鳳凰網、鳳凰視頻和鳳凰無線構建起鳳凰新媒體的業務構架。”
雖然以“新媒體”自居,但鳳凰新媒體還是非常類似于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即采用“廣告+付費”的收入模式。
據其招股說明書顯示,鳳凰新媒體的營收由廣告和付費服務兩部分構成。其中付費服務包括移動互聯網增值業務(MIVAS)、視頻增值業務、互聯網增值業務。MIVAS指向用戶提供的包括數字閱讀服務、手機游戲及無線增值業務(WVAS)。
2010年,鳳凰新媒體總營收為8010.5萬美元,廣告收入3096.5萬美元,占38.7%,付費收入4914.0萬美元,占61.3%。MIAVS收入中,無線增值業務占總收入37.2%,數字閱讀服務占14.4%,手機游戲占2%。
收入依賴中國移動
這樣的業務模式中,付費服務收入,特別是其中的MIVAS對移動運營商有很大的依賴。對于鳳凰新媒體來說,它的收入主要依賴中國移動。一方面,通過 向移動用戶提供內容服務與中國移動進行收入分成,另一方面,以數字閱讀服務向中國移動收取固定費用。據招股說明書所示,2008、2009及2010年, 其通過中國移動取得的付費業務收入占所有付費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0.3%、87.0%及86.8%,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9%、59.9%及 53.4%。中國移動是鳳凰新媒體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收入來源。
這樣的收入模式顯然是存在風險的,雖然鳳凰新媒體與中國移動“交情不淺”(中國移動持有鳳凰衛視19.9%的股份),但中國移動早已不滿足于做一個 “管道工”了,轉型平臺運營者,主導產業鏈是其提上日程的戰略部署,鳳凰新媒體接下來如何處理好與中國移動的關系將對其收入有重大影響。
鳳凰新媒體與新浪的對比
新浪與鳳凰新媒體的業務模式非常相似,即收入主來來自于廣告及MIVAS,但是二者之間又有明顯區別,新浪以廣告收入為主,鳳凰新媒體以非廣告業務 收入為主。同時,無論廣告收入或非廣告收入,鳳凰新媒體都與新浪相差甚遠。2010年新浪營業收入4.03億美元,毛利潤2.34億美元,鳳凰新媒體營業 收入8010.5萬美元,毛利潤3473.8萬美元。
新浪與鳳凰新媒體有一個相同的趨勢,即非廣告業務收入占比逐年降低,嚴重依賴運營商的無線業務增值服務或手機報等業務無法成為未來業務的增長點,對此新浪推出了微博,雖然微博目前沒有盈利,但是誰也無法否認其發展潛力。那鳳凰新媒體未來的增長點在哪兒呢?
當然,鳳凰新媒體還有視頻業務,且可以獲得鳳凰衛視大量的獨家內容,但是在視頻行業的劇烈競爭中,鳳凰視頻堅持的視頻資訊和紀錄片戰略方向能否成功搶占市場份額,還有待考驗。
恐將破發
縱觀人人、網秦、世紀佳緣,破發并非沒有原因。一方面投資者對 泡沫之說愈加擔憂,另一方面,他們自身業務模式或發展前景也存在不完善。同樣的,打著“新媒體”旗號的鳳凰新媒體,并沒有給投資者足夠的新驚喜和新希望。 所以,不妨在此做個大膽的預測,未來一周內,鳳凰新媒體將跌破發行價。
推薦閱讀
在重新發力猛攻線下零售市場的同時,國美宣布與支付寶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全力進軍電子商務。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