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拍賣可以拍什么?郵票、字畫、古玩、古董……遠不只如此,如今房產也被放到網上拍賣。導演這場“戲”的不是別人,而是網絡紅人潘石屹,一個喜歡在微博上曬些花花草草和工作生活瑣事并擁有450多萬粉絲的地產商。有人說這是一場高調的網絡營銷秀,也有人說這意味著房地產銷售模式的突破創新。是非曲直不管,反正潘石屹這次又賺足了“眼球”。
IT時報 尤歆飛
事件回顧
小潘要將網絡“拍房”進行到底
4月下旬,潘石屹的SOHO中國與新浪樂居合作,在網上拍賣兩套北京的商鋪,起價為零元,加價幅度至少1萬元,并分別設定最高限價。潘石屹宣稱:“這種方式推翻了過去完全由開發商說了算、客戶處在弱勢地位的局面,讓賣方與買方之間更平衡,讓客戶說了算、市場說了算。”經過37輪競價,朝陽門SOHO二期-122戶型以720萬元被“一口價”(即最高限價)競得,提前4小時結束網上競拍。而另一套商鋪——銀河SOHO1-152戶型,最終成交價為1202萬元。
首次網上拍賣成功,并且賺足了眼球,潘石屹決定趁熱打鐵,再接再厲。據悉,在5月15日潘石屹將SOHO中國旗下16套房源再次放到網上拍賣。為了繼續擴大網上賣房的影響力,潘石屹不惜親自上陣營銷,日前SOHO中國微博發布了潘石屹親自出鏡為網上賣房錄制的宣傳片《我為什么在網上賣房子》。隨后,SOHO中國微博又發布了一則名為《潘石屹網上賣房雄心壯志挑戰大海表決心,任志強羨慕嫉妒恨兄弟情深大助威》的視頻短片,片中潘石屹和任志強以動畫形象出現,幽默的對話之外透露了潘石屹將網上賣房進行到底的決心。
正方
創新模式值得期待
網上有不少人為SOHO此舉搖旗吶喊,宣稱這是對房地產傳統銷售方式的一種創新。“現在人們對房產價格云里霧里,而網上拍賣的方式至少讓人看到了價格形成過程。”網友李小姐稱,“至于房托、暗箱操作等漏洞,在新事物發展過程中是難免的,這些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管理約束。”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也非常看好房產營銷的電子商務化。“這是一種有價值的創新,房子的價格本來就應該走向市場化,而不是僅僅由政府或者開發商來決定。至于價格會不會有所偏離,會不會干擾房產基本價格標準,違反相關規定?需要政府部門的介入和監管。”
“進可攻退可守”
一名房地產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潘石屹的想法是好的,可以通過網絡去評估價格,不過在評估時,需要設立嚴密的運行機制。
該人士也表示,小潘此舉非常高明,進可攻退可守。“打出網上拍房的旗幟,即便不成功,大不了說是一種創新的嘗試,對他而言沒有太大損失;如果這種模式將來發展好了,他又可以標榜自己是改革的先驅。”
反方
便宜淘房?做夢!
零元起拍有機會讓大家淘到低價好房?從首次網上“拍房”來看,這不過是黃粱美夢。這兩套商鋪分別以720萬元和1202萬元成交,單價高達79893元每平米和65852元每平米,比同地段商鋪貴了三成以上。從這高得離譜的商鋪價格和不敢恭維的回報率來看,許多中小客戶只能看個熱鬧。
全程“圍觀”了拍房過程的邵先生稱,網上拍房只是在作秀,實用性不強。“網上拍賣有可能技術上作假, 即便拍賣流程全部公開,背后也指不定會有暗箱操作。況且買房子和買書不同,必須到現場看了,才能下決定。畢竟不同的房子,位置、朝向、質量各不相同,有些房子宣傳得很好,現場一看,問題一大堆。如果真的要把拍板這個環節也放在網上,實施起來很困難的。”
一從事房地產銷售多年的人士告訴記者,高調網上賣房,其實只是完成一個價格確定的環節,更多的是一種營銷策略;此外,每次拍賣都是很少量,價格自然抬升,這還可以帶動整體樓盤價格往上漲。
先暴利后讓利
5月1日,《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正式實施,要求商品房銷售要實行一套一標價。有網友質疑,潘石屹此舉,有存在暗渡陳倉,越過房價“地雷線”的意味。
雖然,潘石屹自稱為網上拍賣的房屋設定了最高限價,并表示1202萬元成交的那套商鋪損失了360萬,這樣的自設是和最高限價1562萬元相比的。而所謂的最高限價,比市場均價每平米高出了1.5萬元,制訂標準從何而來?其所稱360萬的損失,又是誰的標準?如果網上售房真的具有價格發現功能,該戶型的成交價應為市場均衡價格。那么,該戶型每平米限價高出“均衡價格”近2萬元,算不算先“暴利”后讓利?
相對于 “一房一價”的規定,SOHO中國網上售房模式在透明度與信息提供方面,也讓人頗生疑竇。在調查中,網友紛紛擔心SOHO中國的網上競拍環節,會出現不正當競價行為等問題。如果解釋權都在開發商手里,客戶心里怎能有譜?
推薦閱讀
新股發行分析師斯考特·斯威特(ScottSweet)表示,LinkedIn很可能是“真正的美國社交網絡公司上市的開始”。此前中國的人人網于5月4日赴美上市,發行價為14美元,但迅速破發。 商務社交網站LinkedIn將于本周四登陸紐>>>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