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岳成,知名律師,從事律師工作三十余年,曾獲首屆“全國十佳律師”,辦案逾千件。代理了許多有影響的名譽侵權案件:《秋菊打官司》原作者名譽權被侵犯案、《瀏陽河》詞作者著作權被侵犯案,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崔永元肖像權、名譽權被侵犯案等。
對話背景
今年5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式成立,主要職責包括落實互聯網信息傳播方針政策、推進傳播法制建設、加強內容管理。在治理互聯網環境領域,我國邁出了統一管理權限和部門的重要一步。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4.2億人。與此同時,網絡案件糾紛也呈逐年上升之態。如何加強虛擬空間管理、引導公眾輿論,已成為當務之急。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就此問題專訪了岳成。
監管不會限制網絡發展
中國青年報:近年來,互聯網上發生了許多對知識產權、個人名譽等構成侵權的事件,有沒有您個人印象深刻或者經手處理過的案件?
岳成:近年來這樣的事情確實很多,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人肉搜索第一案”——北京一位女白領寫下“死亡博客”后跳樓身亡,網民對其丈夫進行了嚴重的人身攻擊,對其丈夫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丈夫將兩個網站和該白領的一名朋友告上法庭,最后法院判定侵權成立。事后,法院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出司法建議,建議該部對“人肉搜索”等新生網絡事物進行引導。
另外,我們現在正在代理著名演員六小齡童訴藍港在線侵權案。本案中,藍港在線網游《西游記》中“孫悟空”使用了六小齡童在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中為大眾所熟知的形象,涉嫌侵犯這一知名造型的肖像權。目前該案正在審理中,還未宣判。
中國青年報: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式掛牌,4位負責人分別來自國新辦、工信部和公安部。這一舉措也體現了國家對互聯網發展的日漸重視。對此,您怎么看?
岳成: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國家對網絡的管理有利于網絡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網絡迅速發展,具體表現為:網民及網站數量的增加、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備、網絡內容的完善、網絡功能的強大、網絡公司的發展。
與此相對應的是,近年來國家對網絡的立法和監管不斷完備。針對日益發展的網絡游戲市場,去年6月國家出臺了《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為規范網店等網絡商品交易行為,去年7月1日起《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施行;為規范網絡第三方支付平臺,國家制定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該辦法已于去年9月1日起開始施行。
可以看出,相關部門的腳步是相當快的。這些法規的出臺,并非是為了限制網絡的發展,而是為了有利于保護公民的各項權利能夠在網絡上更加充分行使,對網絡上可能侵犯公民權利的違法行為進行打擊,所以,國家監管不會限制網絡的發展,而是對網絡發展進行積極促進。
中國青年報:您是否認為在網絡上應當重新定義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岳成:目前還談不上公民權利義務重新定義的問題,因為網絡空間雖然是虛擬的,但實質上仍是現實的延伸。只不過在這一全新領域,一些權利和義務可能會以大家并不熟悉的形式表現。
比如說,在現實中我們通過《物權法》明確了所有權等物權,但在網絡上,各種各樣的道具、游戲裝備等虛擬財產是否也是物的一部分,虛擬財產是否也有所有權,這就需要大家去討論。之所以要明確這一點,是為了有利于大家以一種健康的心態看待網絡。
網絡并沒有超出我們社會的法律框架,并非是一個新的社會秩序的載體。在網絡上,我們同樣可以行使各項權利,也同樣應當承擔包括憲法在內的各項法律法規所規定的法律義務,這對于網絡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和監管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適度管理”的標準是有法可依
中國青年報:時至今日,仍有一些觀點認為,對互聯網的監管是對公民權利的約束。您認為應當怎樣區分適度的管理和過度的監管?從法律的角度如何區別和定義?
岳成:這種觀點不但現在會有,以后也會有。不過我想,大家爭論更多的往往是如何進行“適度”的監管。
我認為,適度與否最基本的標準,就是有法可依,將這種監管限定在法律的框架下。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美國,網絡監管十分嚴格,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防范恐怖襲擊。但是為什么大家對監管爭議很小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有完善的法律規定,對于監管的內容、隱私權的保護,各個州相關的法規規定得很明確。這樣的監管即使嚴格,我認為也是適度的。什么可以監管、什么不可以監管、監管的內容有哪些,是可以從立法環節上去把握的。
我們國家的網絡監管也在向這個方向發展。我們的立法始終把握“小步快跑”的過程,先通過制定效力較低的暫行規定、辦法等行政法規或部門規章,對網絡上出現的新問題進行初步規范,再通過對司法實踐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規范、逐步完善,最后上升到效力層級比較高的法律法規。從這一角度上講,我對我國網絡管理的前景十分樂觀。
中國青年報:互聯網對于公民參政議政、促進社會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您怎樣理解這一優勢?
岳成:網絡民意的凸顯,一方面在于網媒的發展、公民意識的成長,另一方面更在于執政者對于網絡民意的日益重視。
當前,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通過網絡問政于民,通過網站、論壇、微博等多種形式建立反映社情民意、暢通群眾訴求的平臺和渠道,解決民眾通過網絡反映出的實際問題。要保證政府相關部門在社會管理中的主動性和責任,例如微博打拐,還有前段時間比較熱門的高速路攔車救狗事件,網絡表現出的是熱情,有時也是沖動,要注意引導,要發揮政府在社會管理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完善的運行機制和制度,是網絡問政的保障。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在線回復制度,并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解決民眾在網絡中反映的問題,網絡問政的目的才能夠真正實現。不然,網絡就只能成為民眾發泄不滿的途徑,這不但不利于地方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職能,還會影響社會穩定。
推薦閱讀
目前,她已經擁有100多個微博賬號,最大賬號“全球時尚”粉絲超過百萬,所有賬號粉絲總數超過800萬,“通過我們的持續維護,粉絲數量還在以每周6至10萬的數量增長。記者看到,低價轉發的價目表是按照博主的粉絲數量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岳成:網絡時代自由是相對的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