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廣電網絡、電信、移動、聯通4家運營商在“五一”長期期間釋放出了好消息:提前布局三網融合,并計劃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入市場。
三網融合行政壁壘繁雜、諸多利益方相互博弈,在首批12家試點城市之一的南京,是否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1. 階段性成績
作為具體推進協調三網融合的機構——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在總結工作中使用了這樣的文字:完成了三網融合試點工作的階段性目標。
南京市經信委人士向本報表示,從線路入戶的角度看,推動三網融合在新建小區相當容易,并且在利益分配機制上各方也較好達成共識,但老小區“用誰的業務”仍比較麻煩。
另一方面,雖然業務滲透,但各自仍有封鎖,如IPTV就無法看全常規電視節目。這或許有待于市場競爭機制的充分發揮。
對南京市經信委而言,在推動三網業務相互滲透過程中,積極培育打造涵蓋三網融合的產業更為重要。這包括了數據傳輸光纜、無線基站、通信終端設備,以及相關硬軟件研發、產業聚集區等諸多工程。
2010年底,南京依托信息電子產業,在三網融合產業完成銷售收入714.8億元,通信設備業完成銷售收入290億元,終端產品、支撐軟件和信息服務領域分別完成了125億元、202億元、97.8億元。產業覆蓋的同時,諸如南京熊貓、聯創集團、華寶通信等企業在政府采購大單的支撐下,也成為了國內行業的龍頭。
事實上,在南京看來,不管三網融合最終會發展到什么程度,其物理基礎和技術基礎——網絡基礎設施設備,以及對其投入仍是關鍵點。
在試點過程中,南京就選擇了50個重點企業工程和170個三網融合產品技術開發應用重點項目,5年內預計分別投入203億元和40億元予以推動。
此外,南京還就此在江寧、雨花臺區以及麒麟科技園分別打造三網融合產品生產制造、軟件支撐和技術研發應用三大產業聚集區。
南京市經信委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利用三網融合試點,將積極推動中國移動游戲基地、中國電信游戲運營中心、中國聯通游戲與動漫基地以及江蘇廣電影視基地的建設,盡快形成產業聚集以產生經濟效益。
預計“十二五”末,南京三網融合產業規模要達到2000億元,本地產品配套率提高5%,為南京未來第一大產業電子信息制造提供堅實基礎。
2. 難題如何解決?
在現有體制下,三網融合試點并非一帆風順。
南京市經信委有關人士對本報記者坦言,雖然工作在積極推進,但資源的重新分配以及如何對新資源開發與高效利用,成為了焦點和難點,“在目前的體制環境下,共同推進三網融合已十分困難。”
其中,廣電行業體制現狀是“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雙重領導體制,也就是行業與地方政府雙重領導;而電信行業監管體制的基本特征是以工信部為核心集中、垂直的管理體制。
“監管體制不同導致部門利益成為影響融合工作的首要因素”,上述人士表示,而各自為政的監管體制決定了資源的壟斷性,行業資源的壟斷性又決定了利益的專屬性。
因此,三網融合試點,在南京雖然成立了市級的工作協調小組,并且由常務副市長擔任組長,但運行仍然不暢,這主要體現在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中,需要涉及財政、發改、工商、公安、城建以及規劃等多個部門。
而從技術層面出發,目前有線網的帶寬是可達千兆,但外部的網絡出口帶寬還是掌握在電信、聯通手上,這意味著,如果一幢樓前端設備的出口只有20兆,那么這幢樓所有的廣電用戶就只能在這20兆里分配,1G帶寬的優勢無法體現,利益分配也就無從談起。
此外,廣電苦于沒有全國性大公司,無法“全程全網”提供服務,而在原有的探索上各地已經成立的一些有線網絡公司且股權結構復雜。
從現有各地的試點情況看,三網都將提供的服務若糅合在一起,不僅無法體現特色,相互滲透極有可能成為一鍋不倫不類的“大雜燴”,在信息資源壟斷的體制下,三網融合極有可能以綁架用戶的利益而誕生一個終結者。
推薦閱讀
支付寶的所有權轉讓再次將馬云率領的阿里巴巴集團推向了風口浪尖。雖然支付寶公司對外稱此次股權轉移主要是為了盡快獲得監管部門的牌照,不過業內普遍都將視線轉移到阿里巴巴集團與雅虎公司糾葛多時的控股權紛爭之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南京試點三網融合:體制問題依然待解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