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華社消息,最新發布的“2010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及手機運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近半數未成年人認為互聯網是放松娛樂工具,娛樂休閑是未成年人上網的主要目的。
此次調查是“中國未成年人網脈工程”的重要內容,由中國少先隊事業發展中心、中國社科院青年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共同實施完成,是網脈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針對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狀況開展的第四次專項調查。調查歷時半年多,以全國10歲至18歲的在校學生為主,同時兼顧家長和老師,在北京、浙江、甘肅、天津等10個省市的106所中小學校開展。
這份調查報告指出,近半數被調查未成年人認為互聯網是一種放松娛樂的工具,比例達49%;25.1%的人認為是學習的好幫手;13.4%的人認為是生活的一部分。對于“上網最主要的目的”一題,有30.7%的未成年人選擇了“娛樂”,有29.7%的未成年人選擇“放松休息”,有13.9%的未成年人選擇了“擴大知識量”。
四成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
調查顯示,未成年人手機擁有率達46.6%,手機上網普及率達39.5%。參與調查的專家表示,手機正在成為未成年人重要的通訊和上網工具。被調查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集中于QQ聊天、聽音樂、上博客/空間/相冊、搜信息、玩游戲等活動。其中,近九成的未成年人通過手機上QQ聊天,這與未成年人的互聯網運用狀況(通過電腦終端上網)相吻合。
調查報告指出,與電腦上網相比,手機上網具有更加方便快捷的特點。擁有手機的未成年人具備了隨時隨地手機上網的條件,接觸不良網絡信息的幾率也在增大。同時,手機上網的隱蔽性使得監護人對其上網的管理更加困難,必然會對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手機上網對未成年人的負面影響值得研究和關注。
社區類網站影響日益加深
調查顯示,社區類網站在未成年人中普及率很高,九成多被調查未成年人上過社區類網站。在這些社區類網站中,未成年人最喜歡使用的是QQ空間(61.8%)、開心網(22.8%)、新浪博客(21.1%)、摩爾莊園(16.8%)等商業網絡社區。與商業類網絡社區相比,未成年人專屬網絡社區稀缺。
專家指出,隨著互聯網社區化的趨勢越來越顯著,使得未成年人在互聯網空間中,事實上越來越深入成年人的世界,網絡社區對未成年人的影響需引起關注,相關研究需及時跟進,亟須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對未成年人專屬網絡社區的建設力度。互聯網內容運營商、企業則需增強責任感,適應互聯網社區化趨勢,努力探索互聯網內容分類、分級途徑,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可行有效的保護。
上網低齡化趨勢值得關注
報告顯示,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普及率達到77.2%,未成年人家庭互聯網普及率達77.5%。被調查未成年人中,10歲以后首次上網的人數比例為34.2%,而5歲到10歲之間首次上網的比例達48.8%,第一次上網在5歲之前的比例達7%。也就是說,近半數的未成年人在10歲之前就開始接觸互聯網。
專家指出,這些“小小網民”的父母,一般是伴隨著網絡長大的“80后”。開始,幼兒一般是在父母帶領下的無意識上網,但是,這種重復的無意識逐漸也會過渡到孩子的主動上網。無論這部分未成年人(幼兒)是主動上網還是無意識上網,他們接觸互聯網的事實需引起思考。
這份調查報告還顯示,七成多未成年人一周至少上網一次;七成多被調查未成年人每次上網時長在2小時以內;六成多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是各類綜合性商業網站。而專門以未成年人為服務對象的網站,在被調查的未成年中了解程度不高。
(本文來源:文匯報 )
推薦閱讀
業內人士表示,部分經濟型酒店在設計方面也存在安全缺陷,比如消防部門建議在低層樓面盡量不要安裝防盜鐵窗,可是酒店方認為發生火災比發生盜竊的概率小,有時會在部分樓面安裝防盜窗,一旦發生火災,住客難以在第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普及率達77.2%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