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芬蘭來到中國的一周,Peter Vesterbacka每天都在各種會議與談判中度過。作為Rovio全球市場發展總經理,Peter此次中國行除了參加此間召開的移動互聯網大會,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尋找中國當地的合作伙伴。
如果你不知道Rovio Mobile,你也一定聽說過“Angry Birds(憤怒的小鳥)”。這款由Rovio公司開發的游戲自2009年底登陸蘋果App Store以來,如今已經風靡全球,成為智能手機上最受歡迎的游戲之一。
“我們并有沒有花錢去做推廣。”Peter告訴記者,這就是移動互聯網的魅力,讓一家只有80多人的芬蘭公司迅速全球聞名。
Peter在中國也感受到了這種魅力,“我每天行程都被安排滿了,要見各種合作伙伴,各行各業的都有。”據其透露,Rovio的第一個海外辦公室將設在中國,這個計劃中的10人左右辦事處,最快今年暑期確定,“我們希望能在中國做到1億美金的銷售額,未來中國可能成為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市場”。
這個辦事處除了幫助Rovio開發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游戲版本,還將推動《憤怒的小鳥》的周邊產品,以及有關虛擬現實結合商業模式在中國的發展。
除了Rovio,《植物大戰僵尸》的開發商PoPCap,以及日本最大的兩家移動社交網站GREE、DeNA等近期都有加碼中國的計劃。
“4年之前,所有人都勸我放棄移動互聯網,因為中國還是功能手機時代。現在完全不一樣了。”PoPCap亞太區總裁James Gwertzman告訴記者,現在他們除了開發針對中國市場的游戲,還計劃在中國試驗新的商業模式,“Android平臺的主流是免費,所以我們改變商業模式很重要”。
淘金中國
4月27日,移動互聯網大會在北京開幕,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移動互聯網企業高管齊聚中國。這超出了大會主辦方長城會CEO文廚的預期,“有一半的嘉賓都來自海外,包括軟銀的松本徹三、Skype之父Niklas等”。
全球移動互聯網產業相關的廠商此次都來到了中國,如日本軟銀、韓國SK、法國Orange等運營商;Gree、DeNA、Mixi等移動社交網站;以及《憤怒的小鳥》、《植物大戰僵尸》等熱門游戲及應用的開發商。
文廚表示,今年明顯感覺到中國移動互聯網概念的突然火熱,“這和大環境的時間點相關,之前中國企業有一波海外上市潮,而且國內移動互聯網市場確實開始爆發”。
海外廠商齊聚中國的背后,是對中國巨大市場的看好。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介紹說:僅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6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4%,環比增長23%。
截止到2010年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03億,占網民總數的66.2%,較2009年底增加了6930萬人。
事實上,這一數據還在飛速增長當中。“實際上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使用人數或者手機上網的人數在4月份的時候已經超過了3.5億,增長的速度是非常驚人。”新浪CEO曹國偉表示,預計在一兩年時間里,通過手機上網或者移動終端上網的人口會超過PC互聯網。
產生這種現象原因,一個是智能手機終端的普及,另一個原因就是廠商紛紛加大了對移動互聯網的投入。長城會(中國)董事長雷軍表示,在過去的一年里,互聯網巨頭加大了對移動互聯網的投入,創新的小公司也層出不窮。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際公司開始來中國淘金。芬蘭的Rovio與日本的Gree都將于近期設立中國分支機構,Opera會在下半年加大在中國的投入,DeNA會于7月正式將其移動平臺引入中國。
除了業務布局,Gree公司CEO田中良和還告訴記者,“其實我們最近一直在看一些中國的開發商,Gree在日本投了10家,在中國的數量肯定會更多”。
平臺之爭
“iPhone改變了一切。”在談到《憤怒的小鳥》的成功時,Peter如此說到。在此之前,Rovio的創始人團隊已經開發過51款游戲,不過都是給第三方做,并沒有自己的品牌。
“是蘋果給了我們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機會。”Peter說,目前《憤怒的小鳥》在全球已經突破了1.4億的下載量。
不過,只有蘋果App Store平臺中的下載為他們帶來了真金白銀。“蘋果的生態系統只有一個,而且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下載、訂閱付費等。但是在Android中,情況就復雜很多。”Peter認為,未來在不同的平臺中采取不同的策略,是移動互聯網開發者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中國,這一問題會更加復雜。除了蘋果、諾基亞、各種Android的免費市場,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也都有各自的應用商店,還有以斯凱的open sky為代表的非智能手機以及山寨機中的“類App Store”。
“Android碰到的核心問題就是,用戶要免費,開發者要賺錢。”斯凱CEO宋濤表示,未來功能手機用戶往Android低端智能機轉移是趨勢,因此斯凱也在開發基于Android的平臺留住用戶。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股票市場上,已經成功登陸美股市場的中國概念股如今又“生活”得怎樣?4月26日收盤,雖然納指微漲,但中國概念股當當網、奇虎360等個股都保持跌勢,其中中海灣資源30.13%,居于概念股跌幅榜首。27日,中國概念股再次>>>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