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游業一直爭議不斷。消費者委員會近日發布了2010年互聯網投訴報告,數據令人“觸目驚心”。報告顯示,在2010年1802件互聯網投訴中,網游投訴量位列各分類投訴之首,共1210宗,占全部投訴的67.15%,同比暴增7倍。
細看這份報告,又發現封號高居網游投訴“人氣榜”首位。而在各種封號的原因中,“封殺外掛”成為游戲運營商解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在它們看來,封號是為了提醒玩家不要為了貪圖小利開啟外掛。
這樣的簡單粗暴的處理方法,導致眾多玩家的不滿——能夠開啟外掛,是因為游戲自身存在漏洞,責任在網游企業,可現在卻將責任全部推卸給玩家。當玩家要求運營商拿出外掛證據時,大多數以無可奉告為由加以拒絕。這樣的回答實有冷漠生硬之嫌。
網游企業確實財大氣粗,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它們始終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忽視玩家感受,那么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網游行業,就有可能無從立足。
說到底,任何成功的企業,都離不開產品質量和服務。遺憾的是,國內的網游企業,不僅做不到及時給游戲打補丁,還在發現問題后以封號作為解決辦法。這樣的處理,自然引起玩家眾怒。據了解,網游界已經出現大批玩家因賬號被封而集體放棄的情況——這大概不是運營商期待的結果,也非玩家所愿。
其實,矛盾的激化對雙方都沒好處。今天,網游成了許多互聯網用戶必不可少的娛樂方式之一。而隨著文化部《網絡游戲管理辦法》的出臺,國家支持網游市場健康發展的寓意不言自明。這個時候,網游企業更要自練內功。
網游界一直流傳著“一切為了玩家”這樣的口號,但卻很少有運營商身體力行。對于玩家來說,選擇知名品牌,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信賴。他們認為,這些知名企業不會辜負他們的期待。因此,運營商應花更多精力去完善服務,而不是對玩家的投訴敷衍了事。
網游企業理直氣壯地無視玩家,可見配套法規的出臺之急切。目前,我國對游戲運營商處罰力度相對較輕,就算玩家將運營商告上法庭,最多也只能獲得損失數額的兩倍賠付,無道德血液可言的運營商,自然不把玩家的投訴放在眼中。但在國外,一旦運營商敗訴,則要面對巨額賠付和懲罰性賠償,因此不敢以身試法。
推薦閱讀
淘寶網同時公布數據稱,該網站2010年會員數達到3.7億,每天訪問人數超6000萬,接受并處理了216萬起消費者維權投訴,“僅占淘寶網全年總交易筆數的萬分之六”,其中,97%的個案均獲得妥善解決,維權成功金額達1.69億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游企業無視玩家何以理直氣壯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6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