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0年度)》(2010年度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白皮書透露,互聯網成為侵權案件多發領域,行業秩序有待規范。2010年以注冊在本市的數家知名視頻網站為被告的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案件達418件,其中以判決方式結案的案件中,被告敗訴率達到92.8%。
根據白皮書顯示,2010年,全市法院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2135件,二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441件,總計2576件,比2009年分別上升43.9%、41.3%、43.5%。審結一審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16件,二審知識產權刑事案件6件。審結一審知識產權行政案件4件、二審知識產權行政案件2件。
案件呈現四新特點
根據白皮書顯示,去年,本市知識產權案件出現以下幾個新特點:
1. 以侵權糾紛為主。2010年受理的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侵權類糾紛占70%,權屬類糾紛占15.9%,合同類糾紛僅占5.4%。
2. 新類型案件多。去年,全市法院受理了網絡游戲使用熱門歌曲作背景音樂、網站上傳電視劇“片花”、電子硬件設備內置“在線影視劇功能模塊”被控侵權等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主張文學作品名稱構成知名商品特有名稱的不正當競爭糾紛等新類型案件。
3. 疑難案件多。審理的知識產權案件涉及諸多疑難問題,如:體育賽事、訪談節目、選美比賽、服裝樣板法律性質的界定;作品的權利主體、作品主編的法律地位的確定;侵犯著作人身權的行為如何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網絡的公證證據審查判斷的標準;商業秘密具體內容和載體的準確界定;商標類案件中對類似商品的認定難度增加。
4. 申請采取訴前臨時措施的案件數量明顯增加。2009年全市法院僅受理和準許1件訴前證據保全申請,2010年當事人向本市法院申請訴前證據保全及訴前責令停止侵權行為的案件達26件。
白皮書還顯示,國內企業被判侵權案件較多,顯示自主創新水平有待提高。2010年審結的涉外知識產權案件中,侵權案件占86.7%,被告多為國內企業。在涉外專利侵權、涉外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件中,國內被告敗訴率超過80%。
大型企業、高校等也成為侵權案件被告。去年,某大型國有金融企業使用多個盜版計算機軟件,被判侵犯微軟公司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起案件賠償總額達200余萬元人民幣。某高校局域網未經許可在線播放電影、某中學局域網未經授權登載他人文學作品,被著作權人訴至法院。
首次評選“十大案件”
此外,今年上海高院首次評選“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微軟公司訴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案、上海激動網絡有限公司訴上海全土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上海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訴華聯集團吉買盛購物中心有限公司等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等10起廣受社會關注、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件入選。
推薦閱讀
“我認識很多優秀的詞曲作者,但是他們完全得不到創作上起碼等值的回報。”不久前關于《春天里》的糾紛讓歌手汪峰受聘出任此次高峰論壇的“中國音樂版權保護大使”。汪峰表示,版權維護的缺失打擊的不僅僅是唱片業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成侵權案多發領域 行業秩序有待規范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