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俄羅斯數字天空技術(DST)大股東之一、俄羅斯富翁Alisher Usmanov透露,在中國電子商務企業京東商城的第三輪15億美元融資中,DST以5億美元換取了京東5%的股份。
這意味著京東估值已達100億美元,僅次于國內互聯網三大巨頭——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
盡管京東CEO劉強東表示,公司估值沒那么高。但互聯網產業投資人李開復(微博)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個價錢“并不驚訝”。
李開復似乎和DST比較熟悉,DST也投資了李的投資基金“創新工場”。作為全球性投資公司,DST規模不算大,約20億美元。
“目前DST在企業成熟后、上市前這段時間進行最后一輪注資,這就好比是尋找到了資金的縫隙市場。”李開復表示:“DST給了成熟的未上市公司一個好機會,做那些已上市公司做不了的事情:京東現在可以砸下大筆的錢來做業務,但是當當就要小心謹慎,怕投資人不滿意。而那些比京東跑得慢的,也融不到這樣的資金。”
李開復認為,在京東上市前注資,并推高估值,符合DST一貫另類的投資方式,“這是他們從投資Facebook的成功經驗中學到的。”
兩年前DST買得Facebook的10%股權,按照現在Facebook的600億美元市值來算,DST即便花了10億美元,現在也翻了6倍。此外,DST還投資了Zynga和Groupon。
李開復認為,DST與其他VC風格迥異,看重的往往是業內“領頭羊”,在上市前注資,同意公司延緩上市。“以前投資者推著企業加緊上市,現在則讓企業推遲上市;以前最后一輪投資者和其他VC利益一致,現在卻和創業者站在一起。這都是新現象。”
“對類似京東的企業來說,如果你已經成為某一個互聯網領域的領跑者,甚至壟斷者,有規;挠脩,還不斷賺錢,此時為什么那么快上市呢?”
據悉,京東本輪15億美元來自“DST、老虎等6家基金和一些社會知名人士”。李開復認為,他們賠本的幾率很小。
“這些公司基本面良好,盡管現在出了高于市價的價錢,但也許就是四五個月后的合理價位,今后回報率至少幾倍甚至幾十倍,吃點小虧沒關系。”
不過,李開復承認,DST等在京東上市前將其估值推得那么高,風險還是有的。
“所以雖然我不認為京東有泡沫,但是現在最后一輪絕對是充分估值(full value)了,很難說上市后的表現如何。亞馬遜值多少錢,京東能比它更值錢么?”
京東一直被稱為中國的亞馬遜(Amazon.com),后者市值約800億美元。
推薦閱讀
鳳凰新媒體擬首次公開發行2億美元的美國存托股票。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和MacquarieCapital擔任主承銷商,CowenandCompany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ICC)為副承銷商。 北京時間4月22日消息,鳳凰新媒體周四向美國SE>>>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