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入華風聲又起。4月初,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發布個人微博稱,Facebook真的即將進入中國,協議正式簽署,國內某網站是落地合作方,采取另建新站的落地模式,完全與Facehook.com打通不可能。未來會“非死不可”嗎?
不過,Facebook官方隨后發布聲明指出,目前Facebook仍在研究并了解中國,這是評估各種對用戶、開發者和廣告主都有利的策略的一部分。業內人士普遍將此解讀為,Facebook否認了入華傳聞。
針對Facebook入華傳聞出現反復的現象,互聯網資深人士、著名IT評論人王力昂對《通信信息報》記者表示,雖然該聲明沒有顯示出,Facebook與國內互聯網企業簽署合作協議,但我們注意到,Facebook去年底來到中國,接連拜會了百度、中移動和新浪等三家科技巨頭,其中百度和新浪才是地地道道的互聯網企業。因此,這兩個企業很可能會接到Facebook拋來的橄欖枝。
Facebook短期內難入華
胡延平近日在微博里稱,Facebook真的即將進入中國,一時間挑動了業內人士敏感的神經。人們紛紛猜測,Facebook何時將真正登陸我國市場,憑借自身強大的話題性,這個問題還真讓人們在期待中平添一段焦慮。
王力昂顯然對此不抱如此樂觀的看法,他認為,Facebook短期內還是無法進入我國。從最近的媒體報道來看,該觀點得到了主管部門表態的印證。報道提及的主管部門稱,目前仍在審批Facebook入華的相關事宜,對審批是否會通過則不置可否。有分析人士指出,審批過程將耗費不少時間,因而打消了短期入華的可能性。
再來看Facebook的所謂“否認”聲明,既然還在“研究并了解”中國,那么這些準備工作預計也會推遲入華時間表。
其實,Facebook入華并非本月才成為關注的熱點,近幾年,Facebook一直都對我國市場保持關注,也因此屢次引發業界猜想。據了解,2007年,Facebook曾注冊.cn的域名;2008年,Facebook又推出一款中文版本,當年李嘉誠(專欄)甚至向Facebook投資超1億美元。
除此之外,王力昂對記者表示,即使一兩年內進入中國,Facebook也會針對我國作一個很大的改版,而且數據也無法與Facebook.com互通。
優劣勢明顯,強龍難壓地頭蛇
如果Facebook真的進入中國,市場前景又有多大呢?對此,王力昂稱,Facebook的發展空間很大,因為國內尚沒有一個關聯大部分人網絡社交關系的SNS服務,騰訊的空間尚不成熟,開放策略也不算太明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國內的SNS市場處在一個真空狀態,Facebook要是進入該市場,前景預計較為樂觀。
當然,Facebook在市場摸爬滾打多年,其作為一個真正的社交媒體的形象已經樹立起來,這是Facebook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反觀國內的開心網、人人網等SNS網站,在2009年突然紅遍互聯網,但令人擔憂的是,這些網站主要是依靠偷菜等游戲來吸引用戶的,對用戶的黏性十分脆弱。隨著偷菜游戲的吸引力下降,用戶的上網熱情也逐漸流失,開心網很快就遇到了發展的瓶頸。據了解,截至2010年底,開心網用戶已達8000萬,開心網創辦人程炳浩也表示,開心網用戶數量沒有下降。不過,光鮮的表面難掩開心網的窘境。首先,開心網的注冊用戶增速陡降。有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開心網新增用戶數僅約為1000萬,月增速下降70%。其次,開心網的活躍用戶數也在下降,更讓開心網流量流失。
當然,Facebook的卓越并不意味著Facebook的前途一片光明。王力昂分析指出,與國內SNS社區相比,Facebook所欠缺的不是產品上的競爭力,而是本地運營的能力。
對此,王力昂進一步分析解讀稱,國外服務能夠以產品形態或者技術驅動,國內服務一般以運營驅動。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國外只要有好產品,不用運營自然會有人用,國內的東西做的再好也可能面臨發展困境,要么得不到市場的認可,要么會引起互聯網巨頭的注意,跨界來搶奪市場。
如今,在產品和技術層面上,Facebook確實擁有絕對領先的優勢,同時在投入資金上也有雄厚的基礎。但王力昂仍對Facebook入華表示擔憂,因為比起MySpace、MSN和谷歌等國外互聯網企業,Facebook對于國內的網站運營方式、審查制度等更加不了解。如果這些難題不能有效解決,Facebook在我國的發展之路將充滿變數。
克服水土不服是關鍵
縱觀我國互聯網市場,近些年進入我國的外國互聯網企業,大多數都遭遇挫折。正所謂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無論有多少互聯網巨頭在我國折戟,后繼者仍舊不絕如縷。當Facebook挾著正盛的風頭,試探著入華的時候,我們有必要梳理一下已經進入我國的國外互聯網企業,或許從中能窺見Facebook未來的模樣。
其一,MSN的用戶數少于QQ。據統計,目前QQ注冊用戶數高達6億,而MSN在我國僅有4500萬左右。用戶數較少只是表面的現象,在MSN提供的服務方面也同樣存在許多不足。比如,MSN近年多次出現大面積掉線的故障,降低了用戶的體驗。而騰訊QQ則在細節方面有著諸多創新,比如離線文件傳送、發送圖片和群聊等都更為方便快捷,貼近國人。
其二,eBay落后于淘寶。當年淘寶祭出免費策略,直接與eBay的收費模式形成正面交鋒。隨后,淘寶再次發力推出支付寶,積極為買家利益提供安全保障,從而一舉超過eBay,成為全國網購市場的領頭羊。雖然eBay此后試圖推出免費策略,但淘寶領先的局面已難以改變。據統計,目前淘寶網已占據國內電子商務市場七成的市場份額。
其三,聚友網難挽頹勢。有數據顯示,聚友網在我國交友類社區網站的市場份額僅為2.69%,與人人網尚且存在不小的距離。一方面,這與聚友網母公司營收下降的大背景有關聯;另一方面,這不能不主要歸結為聚友網本身的創新動力不足,近年比較重大的一個動作也只是進軍微博客市場。
以上三個例子各有不同,但本土化方面做的改進均存在明顯不足;三個例子的代表性也存在一定缺陷,但是至少能從它們身上窺見端倪,國外互聯網企業要進入我國,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還有許多。況且,Facebook核心競爭力在于實名制基礎上的互動,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Facebook的吸引力將大大降低。
推薦閱讀
成立于2007年的皮皮網,是中國高清在線影視網站,截至2011年3月其播放器的同時在線用戶峰值已經達到了530萬。此前,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盛大網絡持有皮皮網32%的股份,而盛大互動娛樂目前是酷6的主要股>>>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