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率先發起“自律聯盟”,98.5%侵權視頻48小時內被刪除
今天你告我,明天我告你,視頻網站間頻發的版權紛爭已嚴重阻礙了行業發展。上海市版權局昨天透露,他們和本地的視頻網站正聯手探索一種新機制,以消“行業內耗”。
最近一兩年,國內正處于網絡視頻的版權訴訟高發期。此類訴訟中很少見到制片方出面,在法庭上各執一詞的往往是競逐網絡視頻“蛋糕”的對手們。有意思的是,在不同案件中,原被告往往會互換身份:一會兒某網站聲稱他人的電視劇侵犯了其獨家播映權,之后不久,他卻又要在另一起案件中替自己辯護。
某種意義上說,網絡版權這池“水”的確有些渾。上海市版權局副局長蔡紀萬在昨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說,著作權一共可分解出17種權利,比如,要在線播放影視劇,既可以購買網絡播映權,也可以借助“發行電子出版物”得到授權。所謂“獨家授權”,也許“獨家”只限于某一種權利。此外,網絡視頻的版權交易環節繁復,在制片方和網站間存在各種中介;有時一個授權可能幾經轉手,繞三四個彎,最終由某個中介與網站簽訂合同。這讓網絡視頻的版權歸屬變得愈發模糊。
在這種情況下,網站處境尷尬。由于版權的授權信息往往被制片方當成商業秘密,所以透明度不高,網站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境地。即使有心維護正版,但也難免身陷訴訟漩渦。
事實上,網絡視頻行業內已出現因為維權而導致“維權不力”的矛盾局面:一些企業曾自發成立“正版聯盟”,以顯示對版權的重視,但最終,其成員之間卻對簿公堂,導致“正版聯盟”解體。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版權案情一般很復雜,訴訟周期冗長。要打贏一場版權官司,視頻網站要投入大量成本,但最終未必能獲得多少賠償。有時,理智的選擇也許是不訴不告。但迫于制片方、特別是海外權利人的壓力,他們又不得不走上原告席,因為假使不這么做,將來就有可能難以買到版權。
從國內視頻網站整體利益出發,這可以說是個死結。在版權保護意識和力度日益提升的今天,視頻網站版權維權的主要目標,正悄然從防止惡意侵權,轉向建立一種機制,以有效應對無意侵權導致的糾紛。
蔡紀萬告訴記者,半年前,上海市版權局牽頭,在全國率先發起“互聯網企業自律聯盟”,請視頻網站自愿“入盟”,“上網”備案各自購買的版權歸屬,防止侵權事件發生。目前已有PPLIVE、PPS等8至10家滬上主要視頻網站加入聯盟。根據協議,聯盟成員自愿向版權局提供視頻作品的授權合同復印件,一旦這些網站之間發生糾紛,版權局就能在不泄露權利人商業秘密的前提下,迅速確定權利歸屬,然后通知相關網站刪除內容。
政府部門的“老娘舅”角色扮演得既公平又高效,實踐表明,在版權糾紛中,行政執法顯著優于司法維權。據蔡紀萬介紹,目前成員網站發生侵權事件后,48小時內的視頻刪除率已高達98.5%,新機制成為減少行業內耗的突破口,受到網站的歡迎。
據蔡紀萬透露,國家版權局正在研究如何將上海這種作法向全國推廣;不僅是視頻,也包括音樂網站。如果能成功,有望大大改善國內互聯網業界的版權狀況。
推薦閱讀
銀行對第三方支付額度下調的政策已實施一段時間,盡管第三方支付公司不約而同地表示“受此政策的影響不大”,“可有多種方法解決”等言論,但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在尋求銀行陣營中的支持者與不堅定者。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視頻網站探索新機制 求解“版權行業內耗”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