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的陶、樊大戰再一次把人們的視線轉移到了網絡游戲身上,網絡游戲是否是造成青少年上網成癮的根本原因,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再次被提出。在論戰中,雙方討論最多的還是青少年該如何正確使用網絡,是沉迷于此還是從中受益。雖然陶宏開認為網絡游戲就是精神毒品,是殘害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毒藥這一觀點有些偏激,但是,目前國內的網游行業整體道德規范的缺失已不可小視。
183億元規模,年增長率超過50%,凈利潤率達到 50%,超過7000萬用戶規模,10家海外上市公司……這組炫目的數據展現的是處于蓬勃發展中的中國網絡游戲行業。但是,這一輝煌數據的背后,卻隱藏著對青少年保護的缺失、行業內的畸形競爭、為了短期利益游戲廠商的不擇手段等行業問題。從2008年的“三氯氰胺”事件到雙匯集團的“瘦肉精”事件,不僅讓企業受了巨大的損失,也讓整個中國食品業承受著重大的危機。他們是不知道這些所帶來的危害嗎?是不知道被查處后的嚴懲嗎?只是,當利益的誘惑擺在眼前時,道德早已被拋之腦后了。傳統行業尚且如此,那么新興的網游行業又如何呢?
因為網絡的無局限性,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以及其中存在的巨大利益,使得網游行業成為了廠商眼中的淘金礦。低俗、色情、暴力是廠商們常常用來吸引玩家的有力武器,打開網頁,這些游戲就會自動出現在人們眼前,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可能會有足夠的自控力來控制自己的行為,而對于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來說,這樣的誘惑實屬難擋。在微博中,陶宏開也強調,“行業里各個商家的素質是不一樣的,所以出現了三鹿奶粉、瘦肉精豬肉等。游戲行業里更是如此,大量游戲里充斥暴力血腥,專門用穿著暴露的艷照妖女大做廣告,刺激心智還未成熟的孩子,這是一種自私的危害社會的商業行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危害社會的行為,是因為我國網游環境的不健全所致。
作為一個新興的文化產業,短短的10年時間,網絡游戲所獲得的利益就超過許多傳統行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從先前的欣然接受卻發展到了現在的排斥心理。正是因為網游行業自身的自律性差,廠商之間的惡性競爭,低俗惡劣的運營,已經偏離了大眾的價值觀:家長認為網絡游戲會導致孩子沉迷墮落,再加上大眾媒體的負面報道,更把網游塑造成了侵蝕未成年人心靈的洪水猛獸。長此以往下去則會造成網游行業的整體崩潰。如果想要蓬勃發展,在應有的法律法規的監管下行業內就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道德規范,否則,網游行業將會面臨更大的危機。
在整個事件中,可以看到,無論是陶宏開還是樊小寧,兩個人痛斥的都是那些血腥暴力的游戲和自私的無良商家,而并沒有全盤否定整個游戲行業。“我從未籠統地一概反對網游”陶教授強調,“我認為游戲分為:健康的、休閑的和有害的三種,我也關注健康網游的發展。”
就像陶、樊兩人一樣,許多家長并不是一味的反對網絡游戲,只是希望市場上能有多一些適合青少年的、健康的網絡游戲,讓孩子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那么,何為健康網游呢?2005年,我國文化部游戲產品內容審查委員會審定了第一批適合未成年人的網絡游戲產品,這些產品均以卡通、益智、弱成癮、無色情暴力等特點展現在玩家面前。隨后幾年,《極品飛車OL》、《HELLOKITTYOL》、《51號星球OL》等游戲的出現,又把健康網游的范圍做了擴大化。同時,要求國內對游戲、出版物進行分級管理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行業的準入門檻也被不斷提高。這些都是中國網游行業健康發展的良好兆頭。
隨著網絡游戲產業高速增長與用戶消費需求的改變,隨著第一代游戲發展快速滋生的“私服”、“外掛”等違法行為,嚴峻的網絡環境使得越來越多的游戲廠商需要尋求新的發展方向,而健康網游將會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在辯論過程中,樊小寧也表示認同陶教授觀點,發展健康網游,只有好的、健康的網游才是玩家真正需要的。如果這次的討論能夠給整個網游行業敲響警鐘,讓我國的網游行業能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成長,各個廠商都創造出健康、好玩的網絡游戲,那么,這種辯論多有幾次又有何妨。
推薦閱讀
在銀行網銀調低大眾版支付額度的同時,第三方支付公司通過另一種方式提高客戶體驗。支付寶昨天宣布,已經和10家銀行的信用卡展開合作,這種支付方式不需要開通網銀,也不受網銀支付額度的限制。 在銀行網銀調低大眾版>>>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