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魏和)近日,潘石屹稱要在網上售房,SOHO中國將同新浪樂居全程在互聯網上對部分商鋪無底價拍賣,發展新型產業——房地產電子商務。對此,分析人士表示,房地產電子商務營銷意義大于銷售意義。網上賣房子可以作為一個信息平臺,但很難成為一項新產業。雖然目前電子商務發展勢頭正猛,但不是所有商品品類都適合電子商務,房、車等物品太特殊,更適合線下操作,而且對房地產廠商誠信要,求更高,這對國內的房地產商來說可是個大考驗。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資料圖)
在潘石屹等人看來,房地產在電子商務時代迎來了新契機,于是推出網絡售房,同時,其表示這次不同于網簽等簡單的售房流程,而是整個交易都要在網上進行。易居中國董事局主席、CRIC(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董事會聯席主席兼總裁周忻也表示,“電子商務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存在消費者接受度方面的困難。近期國內興起的團購網站,僅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取得了巨大的消費者認可,這表明,國內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和行為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三大核心困難已去其二,這對房地產行業來說,無疑是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一個極好契機。
但是相比于房地產商對電子商務的看好,一些互聯網業內分析人士卻表達了不同的看法。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像圖書等產品,線上線下信息屬性基本相同,比較適合線上銷售。而像房、車等物品,商品品類是不同的,要對“實體”在線下進行“審核”, 如果從促銷的角度去看,可以借助電子商務這個平臺去吸引更多消費者,但真正去發展為一個產業,可能性很小。而且實際操作中,成交比例也會很小。
另一家咨詢機構艾瑞咨詢分析師蘇會燕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房產電子商務的營銷意義大于銷售意義。房產企業更多通過互聯網實現房源信息的發布和宣傳,實際交易層面很難通過互聯網實現。房子的驗收、房款的交付等還是要通過線下去實現。不過如果真能夠發展起來,長期看有利于促進房產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供需匹配度。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通快遞是國內五大民營快遞巨頭之一,與申通、圓通等民營快遞企業一樣,通過加盟制運營著全國的快遞網絡。對這些快遞公司來說,油價與公路過路費一樣,是公司較大的成本支出之一。 編者按: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房地產不適合電商 網絡售房難脫炒作之嫌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7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