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網上有500萬個朋友,但是現實中卻只有我一個朋友。”今年奧斯卡大熱電影《社交網絡》中的絕妙反諷,在我們身邊卻真實而廣泛地存在著。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使用社交網站的多為80后以及90后的職場人,其中,半數以上人士更將其作為人際關系的主要溝通方式,“網上活躍,網下落寞”成為不少人的真實寫照。
處處上演社交網絡
鏡頭一:網絡好友難解“近渴”
網友“淡然”:“在QQ上,我有500個好友;在開心網上,我是超級大富翁;在微博上,我有超過1000個粉絲……但是前不久一個晚上,我生病了,卻想不起來可以找誰來照顧我。我反反復復看著自己的手機通訊錄,里面有好多個名字,我壓根想不起來他們是誰。”
鏡頭二:只知其網名不知其真名
網友“咆哮帝”:“所謂的很多朋友中,你所知道的,其實只是對方的一個網名,你連對方真正叫什么,是做什么的,一無所知。隨著對方在網絡上消失,你們的社交關系,也就此終結了。”
鏡頭三:見面不看彼此看手機
銷售主管何小姐:“前不久,好不容易湊到一起的大學同學聚會。8個人坐到一起,一盤菜剛端上來,其中一個人拍照、上傳到微博,然后幾乎所有的人都拿出手機,開始在微博上轉發、評論。你可以想象一下那個場面:本來應該熱熱鬧鬧的飯局,變成了大家都低頭看著手機不停傻笑,太不可思議了!”
網絡替代不了現實交流
社交網站的確已經極大地便捷了人們之間的信息傳遞和人際互動,但終究替代不了現實交流。網友胡先生表示:“如果成天都活在社交網絡上,那我們的社會交際功能,一定會逐步退化。其實,人和人之間那種面對面交流的愉悅感和真實感,是再如何先進的社交網絡,都不能相媲美的。想要交到真正的朋友,必須走出門去,而不是一天到晚呆在網上。”
推薦閱讀
百度旗下SNS產品“百度說吧”(t.baidu.com)今日新版上線,取消強制身份認證和頭像認證,推出可選的實名認證和名人認證。新版還增加了“實時熱點”功能,以時間地圖的方式快速發布和瀏覽實時信息。 4月16日午間消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80后90后職場人網上活躍網下落寞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