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互聯網公司可以上市?在這一波互聯網上市熱潮中,貌似什么樣的公司都上市了。
排隊上市
除了此前上市的360、當當、優酷這些公司外,每一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或者公布招股說明書,也許都是一個賺錢機會。
最新公布IPO上市區間價格的是被央視“3·15”晚會曝光的手機安全廠商網秦,該公司即將在納斯達克上市,網秦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連續三年虧損,但營業額一直在增長。
此前公布計劃于納斯達克上市募資1.5億美元的數據中心及IDC服務商世紀互聯,同樣連續三年虧損且呈擴大趨勢,2010年虧損金額更是達到2.47億元人民幣。
不僅虧損的網秦和世紀互聯上市在即,在美國排隊上市的企業還有視頻下載類網站迅雷、SNS廠商人人網和開心網,其用戶規模都已經達到數千萬人。
在電子商務公司,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獲得至少千萬美元級的巨額融資,并且具有上市的潛質。比如服裝類電子商務公司凡客誠品、瑪薩瑪索以及鞋類網絡商城好樂買和樂淘,團購類網站拉手網和美團、糯米網等。從谷歌中國出來的兩位高管郭去疾和周杰也分別創建了有望上市的互聯網企業——外貿電子商務企業蘭亭集勢和精準營銷公司浪淘金。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業融資規模超過1億美元。
其他領域中,視頻類公司包括PPL、PPS和土豆網、奇藝網以及搜狐視頻。
但是相對于美國Facebook 850億美元的估值,中國的企業目前上市融資規模確實還無法望其項背,即使是當下最熱門的新浪微博,其估值也只在30億~100億美元之間。但并不排除資本正在下更大的一盤棋,中國互聯網市場今后可能會醞釀幾家巨無霸企業,要知道,剛剛完成C輪融資15億美元的京東商城,其融資規模已經超過Facebook和Groupon等公司的融資數額。而據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廠商淘寶高層公布的數據,淘寶上的交易額已達到4000億元人民幣。
泡沫論
中國互聯網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到底這一次又隱藏著怎樣的機遇和風險?
美國資本市場充斥著目前已經是自2000年以來“第二次互聯網泡沫”的呼聲。但投資人并不這樣認為。
Web 1.0時代網景公司聯合創始人馬克·安德里森如今是Web 2.0時代的風險投資家。馬克·安德里森認為現在并不是新一輪科技泡沫:“根據我的經驗,當沒有人談論泡沫的時候,就存在泡沫;當大家都在不斷談論泡沫的時候,就不存在泡沫。”
相對來說,國內的風險投資家則要謹慎得多,華興資本CEO包凡表示,這次互聯網泡沫的頂就是Facebook上市,“在這之前大家不能手軟啊,該賺的一個都不要放過。”
創業者則更加樂觀。服裝類電子商務企業瑪薩瑪索董事長張樹略告訴記者:“如果投資的金額和企業增長速度相匹配,那么就不算泡沫。”
團購搜索創始人兼CEO李明順告訴本報記者:“因為充足的貨幣流動性和通貨膨脹大背景,所以互聯網領域不一定有泡沫。資金都希望找到避險的資產,所以根據供求關系決定的價格也算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的上市熱潮也許并不算什么泡沫,真正火熱的資本市場仍然在國內的A股和創業板。易凱資本CEO王冉簡單總結了一下中國式PE公司:“他們也不需要判斷一家公司能否成為百年老店,只需要判斷它能否踩著點順利上市。”
推薦閱讀
迅雷電影頻道的“獨家代溝iPhone4”廣告,被指為明目張膽欺騙消費者。業界評論稱,為了能夠獲得投資人的支持,快速IPO,迅雷已經不擇手段。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雷霆)4月13日消息,聲稱最快4月啟動赴美IPO進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互聯網排隊上市 “泡沫”說法難成立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