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絡版今天撰文,對通過Facebook平臺直接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的現狀和趨勢進行了分析。
以下為文章全文:
市場現狀
全球有6.5億用戶將Facebook作為一款通訊和信息分享工具來使用,這也使得該平臺成為了廣告和虛擬商品領域的大鱷。但用戶在Facebook上點擊“購買”按鈕的熱情是否能與“分享”按鈕比肩呢?
盡管對于零售商而言,Facebook已經成了一個標準的廣告和營銷渠道,但作為一款電子商務平臺,它的發展仍然處于早期階段。不過,企業都在紛紛探索各種渠道,吸引用戶在Facebook上購物。
目前為止,Facebook上規模最大的電子商務應用是通過廣告吸引流量,或者在Facebook上發布折扣或新品信息。零售商還會在自家網站上部署“贊”(Like)按鈕,為用戶提供了一種便捷的渠道,自動在Facebook上創建鏈接。他們還會借助PowerReviews等服務,在Facebook上發布產品評論。除此之外,零售商也可以將Facebook的Open Graph技術與自家網站進行整合,向用戶展示過生日的好友名單,提醒其購買禮物。
更有甚者,諸如8thBridge和Payvment等創業公司還幫助企業直接通過Facebook出售商品,這樣一來,用戶無需訪問第三方網站即可完成購物。這類公司表示,愿意直接在Facebook上出售商品的企業越來越多。
但美國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最新報告顯示,Facebook更適合小型零售商、小眾產品或是折扣大的商品,而多數電子商務零售商則難以從Facebook獲利。Forrester分析師蘇查麗塔·穆爾普魯(Sucharita Mulpuru)說,對于多數大型零售商而言,Facebook帶來的最大利益仍是所謂的“漏斗頂端”(top of the funnel)——適合打品牌,但卻無法吸引真正的購買行為。
Facebook發言人指出,該公司是網絡零售商的重要流量來源,而且重要性仍在持續提升。2010年10月,Facebook為亞馬遜帶來的推介流量同比增長328%,谷歌則下滑了2%;Facebook給eBay帶來的推介流量增長81%,谷歌下滑3%。
Facebook還是可以提供各種社交網絡工具,幫助企業提升銷量。例如,Sponsored Stories就可以顯示用戶的好友是否喜歡一家公司或一款產品。1-800-Flowers.com網站在情人節促銷時,為Facebook用戶提供了50個Facebook Credits虛擬幣和15%的鮮花折扣,并因此從Facebook吸引了4000筆交易。
直接在Facebook上購物
盡管好友的推薦可以促使用戶通過第三方網站購物,但直接在Facebook上購物也已經蔚然成風。
8thBridge已經幫助包括達美航空、1-800-Flowers、HauteLook和Brooks Brothers等企業在Facebook上出售了商品。這家公司可以通過Facebook上的店面讓用戶直接在News Feed信息流中完成購物,因此頗受矚目。
借助這項服務,企業可以在News Feed中為用戶展示類似于視頻的元素,當用戶點擊“播放”箭頭時,便可以迅速了解產品并完成購買流程。8thBridge CEO韋德·格滕(Wade Gerten)表示,與進入第三方網站購物相比,用戶直接在News Feed中購物的意愿要高出18倍。除此之外,在News Feed中開店還可以大幅提升用戶與好友分享產品的意愿。
“現在的趨勢是,在Facebook上聽取好友意見的人越來越多,聽取品牌意見的人越來越少。”格滕說。
“閃購”在Facebook上已經非常流行。在8theBridge去年12月7日為設計師商品零售商HauteLook組織的一次閃購活動中,只用了一天就賣出了10萬美元設計師黛安·馮芙絲汀寶(Diane von Furstenberg)的作品,其中40%來自新注冊的HauteLook會員。為了激勵用戶,只要吸引一名新會員,他們就會為該用戶提供10美元的優惠券。最終的購物轉化率高達6%,遠高于傳統渠道。HauteLook最近被美國零售商Nodstrom斥資1.8億美元收購。
HauteLook高級營銷副總裁格雷格·拜汀利(Greg Bettinelli)說,本次銷售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幫助品牌接觸Facebook用戶。他認為,有針對性的推廣策略將在Facebook上獲得最大的成功。
“馮芙絲汀寶是這一領域的領導者,”拜汀利說,“他們想提供一種與眾不同的社交體驗。只有HauteLook或馮芙絲汀寶的粉絲才會參與這些銷售活動。”
格滕承認這類業務仍然處于早期階段,但他預計,Facebook上的零售額今年有望達到1億美元。
8thBridge近期還計劃為Facebook上的驢友推出一款全新的旅游規劃應用。例如,居住在不同城市的3名家庭成員可以借此安排全家一起去迪士尼游玩,并確定航班時間、酒店信息或購票等其他活動。這款產品借助了Facebook天然的通訊優勢,而且有望成為一款有趣的電子商務應用。
1-800-Flowers.com網絡營銷副總裁凱文·蘭福(Kevin Ranford)表示,該公司主要借助8thBridge吸引用戶為好友購買鮮花和其他禮品。
“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吸引交易,并為用戶提供無縫體驗。”他說,“他們可以在Facebook上發布狀態、與好友聊天并張貼照片。這種模式非常成功,既不會打擾他們的互動,又能購買禮品。”
賣還是不賣
但人們真的會購買嗎?各個領域之間的差距又有多大?
為撰寫上文提及的報告,Forrester的穆爾普魯共采訪了24家企業,她說:“多數機會都不大。Facebook是一款通訊工具,人們可以彼此分享想法。你所能施加的影響等同于跟好友聊天。”
圖書、DVD和電影甚至某些活動的門票天生就具有社交性,而它們之所以取得成功,不僅是因為易于在網上買賣,而且得益于這種與生俱來的社交性。但穆爾普魯表示,某些產品并不具備這種特性。
“如果我穿了一件毛衣,是否能說服你也去買?”她說,“未必。但如果我看了一部好電影,并推薦你也去看,就很可能比其他商品產生更大的影響。Facebook對多數購物行為都不會產生影響,因為人們購買的多數商品都與社交活動無關。”
但蘭福卻認為,Facebook能夠帶來很大的電子商務機遇,而且這一領域變化速度很快,忽視它肯定是一個錯誤。
“我們堅信社交通訊將成為一塊福地。雖然取決于不同行業,但的確能夠給商品營銷方式帶來一場巨大的變革。完全忽視社交商務領域并靜觀其變絕非明智之舉。這就好比靜觀移動市場是否會增長一樣。”蘭福說。
跨店購物車
Payvment是另外一家幫助企業直接通過Facebook出售商品的創業公司,目前有6000個商家使用該公司的技術。但Payvment的技術屬于自助服務,而且客戶規模通常也小于8thBridge——多數是中小企業。
Payvment的店面通常都安裝在零售商的Facebook頁面上,因此吸引了那些擁有大量Facebook粉絲的企業。但是對于規模較小或是剛剛起步的企業而言,卻很難產生太多的交易。為應對這種情況,Payvment今年2月推出了Shopping Mall服務,將所有使用Payvment商店的商家匯集起來。Payvment CEO克里斯蒂安·泰勒(Christian Taylor)表示,這種方式提升了商家的曝光率,并且推動了銷量。
“他們并不總是將所有的庫存都放到Facebook上,但卻會選出一些頂級產品,為Facebook粉絲提供很高的折扣,借此提升參與度。”他說。
Payvment的購物車技術中有一項功能:當用戶離開一家店面后,商品并不會從購物車中消失。用戶通過不同Payvment店面購買的商品都可以共存于購物車中,這樣一來,就可以對這些商品進行一次性結算,而商家也可以立刻收到消費者的付款。
與8thBridge不同,Payvment不會向Facebook店面收費,但最終會有可能會對一些簡化商品購買流程的服務收費。
“我們的目標不是成為電子商務公司,而是希望成為一家商品挖掘公司。我們放棄了電子商務部分,因為我們認為這必須要免費。”泰勒說。
其他領域
盡管穆爾普魯提出了一些批評,但她仍然認為,某些領域可以在Facebook上獲得不俗的銷售業績。例如,一些只在Facebook開設店面的企業已經取得了成功。Facebook的成本更低,因為與eBay等企業相比,在這里開設類似的店面只需要花費很低的成本。
穆爾普魯表示,對于手機、消費電子產品、體育用品和嬰兒用品而言,消費者尤其希望獲得他人的建議。而且,幫寶適Pop-tarts等購買量巨大的熱門商品也都有自己的粉絲,他們都希望購買新品并參與優惠活動。但穆爾普魯指出,消費品主要都屬于“漏斗頂端”——品牌可以受益,但卻難以產生直接銷量。
本地化以及社區產品和服務具備與生俱來的社交性,因此也已經在Facebook上獲得了成功。這類產品本身就非常適合與好友互動,因此更容易在Facebook上推廣。在線票務公司Eventbrite表示,每在Facebook上分享一條票務信息,都可以為該網站帶來11次訪問量以及2.52美元的收入。
C2C市場同樣可以借助Facebook獲益,與在Craigslist上跟陌生人交易相比,通過Facebook與好友或好友的好友交易更值得信賴。這一領域的企業包括Yardseller、Oodle和Facebook自家的Marketplace。當然,虛擬商品也是一項重要的業務,Facebook會通過Credits虛擬幣抽取30%的分成。不過,這與其他的電子商務領域有所區別。與Credits不同,Faebook目前不會從通過其平臺銷售的實體商品中抽取任何分成。
在拓展網絡銷售和營銷戰略時,零售商最終還將探索更多通過Facebook提升電子商務業務的方法,而不會眼睜睜地看著競爭對手在社交領域大展宏圖。廣告、推廣、優惠、品牌和客服都將成為其中的一部分,而電子商務也將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推薦閱讀
曾經在谷歌就職、現任社交網站FacebookCOO的謝莉·桑德伯格(SherylSandberg)近日接受了美國科技網站TheDailyBeast主編蒂娜·布朗(TinaBrown)的專訪,她在采訪中談到了Facebook與谷歌的不同,并稱Facebook的目標就是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福布斯:Facebook電子商務前景廣闊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