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起,如果持卡人想通過招商銀行的大眾版網銀在淘寶、拍拍等網站上購買500元以上的商品,系統會提示交易不成功。如果持卡人想在網上進行較大額度的支付,則需要使用專業版網銀,或者使用信用卡大額網關。
近期,中行、建行、農行、招行等先后下調了網銀單日交易限額,除去銀行給出的防止“釣魚網站”盜取客戶資金的理由外,銀行至少還可以獲得另一個好處———多收點錢。由于開通專業版網銀需要收費,而信用卡大額網關的手續費也遠高于普通網關,第三方支付用戶無論選擇那種方式,銀行都能獲益。
而昨日一家第三方支付企業人士對南都記者稱,借助調低網銀交易金額上限之勢,某銀行擬大幅提高信用卡大額網關交易費率達4-5倍,不過該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士稱,銀行對借記卡與信用卡交易網關費用水平本就有所區別,信用卡大額網關交易費率應高于借記卡費率,但依然遠低于線下刷卡手續費。
信用卡大額網關費率逼近1%?
近日多家銀行下調了網銀支付限額的消息不斷發酵,有金融專家認為銀行做法或涉及與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利益博弈。
有媒體引述金融業人士觀點稱,一些銀行網銀相繼降低網銀單日交易額,出發點主要基于利益因素,很可能是在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中得到的利益分成沒有達到銀行的認可標準。目前,大量的網上交易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完成,在如此巨大的蛋糕面前,銀行未必甘心‘替他人做嫁衣’。”
南都記者亦從一家支付公司了解到,伴隨著銀行下調了網銀支付限額,有銀行大幅提高信用卡大額支付網關的費率,從千分之幾十大幅提升逼近1%,升幅高達幾倍。該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對于此次下調網銀支付限額的理由,銀行的解釋是“為防范釣魚網站”,但提價的做法令支付公司很難對解釋信服。
該人士指出,降低網銀交易限額的做法在保障安全方面是治標不治本。另一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銀行與第三方支付
機構在利益層面上出現分歧。而坊間由此而引發的遐想,基于利益因素銀行可能借此向第三方支付平臺施加壓力。不過對漲價一說銀行予以否認,稱價格調整早在數年前已實施,近期并未對第三方支付公司采取這類措施。
此次調整后,如果持卡人想在網上進行較大額度的支付,則需要使用專業版網銀,或者使用信用卡大額網關。由于開通專業版網銀需要收費,而信用卡大額網關的手續費也遠高于普通網關,第三方支付用戶無論選擇那種方式,銀行都能獲益。
第三方支付與銀行博弈趨激烈
“信用卡介入互聯網支付領域從2006年前后開始,由于當時信用卡與借記卡是合用網關通道,因此當時費用并未予以區別。”一家銀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支付公司所稱對信用卡大額網關費率提價一事并非在近期發生。
該人士解釋,銀行向第三方支付公司分別提供借記卡與信用卡的支付通道,并且分別為普通網關與大額支付網關。“借記卡與信用卡網關的費率是有所區別的。”該人士認為,由于銀行信用卡的資金有使用成本,同時銀行要承擔一定交易風險,因此該費用應高于借記卡通道。不過該人士強調,信用卡大額網關費率依然大幅低于線下刷卡手續費。“同時針對不同的支付公司,銀行開出的費率亦會不同,相對于支付寶這類企業,資金費用會類似于批發家,對小的支付公司,價格自然會高一些。”
同時有銀行業人士指出,目前銀行資金交易網關對第三方支付開放,卻無法獲悉交易背后商戶的信息,對于風險控制,銀行也需要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額外的成本。不過有支付企業人士對記者稱,支付企業在支付給銀行資金通道費用的顯性成本同時,還需要資源互換。“例如某大行與一家B2C網站合發聯名信用卡以及理財產品交叉銷售等做法,都是支付企業為換取通道而做出的合作。”該支付企業人士坦承,作為基礎服務提供商,銀行在資金交易通道費用上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第三方支付企業與銀行的利益博弈將日趨激烈。
推薦閱讀
由于網購的興起,第三方支付平臺,如“支付寶”被用戶廣泛接受和采用,大家將資金通過網銀劃入第三方支付平臺后,基本不需要再用網銀進行支付,而且第三方不收取任何費用。面臨“失寵”危險,銀行開始對消費者的遠離>>>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7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