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誕生5.7家網站的團購行業,因欺詐出現在中央電視臺“3·15在行動”節目中,并未出乎業內人士的意料。
在2011年的“3·15在行動”中,團購欺詐成了熱門投訴,占到“3·15”消費電子投訴網接到投訴總量的42.56%。
根據“3·15”消費電子投訴網數據顯示,從2010年1月至今,涉及團購詐騙類的投訴已經占到投訴總量的42.56%。在2010年,團購的投訴量為2090宗,而從2011年1月至今,不到3個月時間,團購的投訴量已高達1573宗。
頻頻曝光的欺詐與誠信缺失,加上外資進入的加速整合,內外交困之中之下的“千團大戰”正在進入行業整合的拐點。
信用短板
繼在2011年央視的“3·15在行動”上“露臉”之后,團購網站的誠信缺失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顯性利空。
“最初啟動一個團購網站成本比較低,幾個人、一臺服務器,加上政府沒有相關的機制審核,監管缺失,進入很容易。”北京58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徐貴鵬分析說。
缺乏監管的特性,降低了團購網站的欺詐成本,不少團購網站的網購欺詐頻發。
“一不用注冊營業執照,二不用交稅,欺詐成本非常低。賺一票就走人,重新做一個網站又可以接著干。”一位團購網站的負責人說,“造假、以次充好,是不法團購使用最多的欺詐手段。”
即使不是存心欺詐,由于缺乏信譽體系和售后維權渠道,團購中出現的買賣糾紛,也在侵蝕著團購網站的行業形象。
2011年1月,團購網站“糯米網”的一則團購信息,吸引了18000多人參與,并收到124萬多元購物款。但就在團購兌現的前一天,網站發布公告取消此次團購。此后雖然糯米網一再聲明,除部分消費者拒絕退款外,已退還全部團購款。但仍然引發了對團購網站誠信的討伐聲浪。
在奇虎360團購導航的曝光臺上可以看到,G團、酷團、泡泡團、58團都遭到投訴。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2010年中國網絡團購調查報告》顯示,目前,由于團購網站準入門檻低、團購存在陷阱、售后服務無法保障、消費者維權難、缺乏行業規范等質疑聲不斷,消費者對團購的誠信持懷疑態度。
“強敵”侵入
2011年伊始,團購網站的“始祖”Groupon加速了進軍中國的步伐,而傳聞已久的那只靴子也終于落地。
2月28日,全新團購網站“高朋網”(GaoPeng.com)宣告成立。該網站由Groupon、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和云鋒基金共同出資。目前該網站已經正式投入運營。
此前在2月14日,高朋網曾短暫上線。但不到24小時,該網便匆忙下線。業內消息稱,Groupon與騰訊合作有隙。
而據業內接近groupon人士透露,雙方爭議焦點在于誰來主導!敦斀泧抑芸酚浾吡私獾降囊环N說法是,“高朋”網站由Groupon與騰訊各自出資50%。
但從現實情況來看,云峰基金成為高朋網三大股東之一,便是Groupon與騰訊之間調和的產物。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電訊傳媒集團隨后撤回通知,稱電訊報網絡版主要以文字為主,視頻只占多媒體服務一小部分,無需接受VOD管理。而ATVOD則不這樣認為,因此將來可能會下達強制執行通知,并要求Ofcom對電訊報網絡版作出進一步的懲罰。 北>>>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