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庫正處于“推一推,動一動”的狀態之中。
周一,百度文庫被曝將3000多位上海小區業主隱私公布于眾,百度很快刪除了被報道的文檔,但網友又發現更多銀行VIP客戶的隱私信息。昨日,百度再次刪除了相關內容。但早報記者發現依然有大量涉及市民隱私的文檔在百度上供人瀏覽下載。
既然百度文庫在文件上傳時是有審核機制的,為何這些涉嫌泄密的文件屢禁不絕?對此,法律界人士認為,作為搜索引擎,百度應當主動將這些明顯侵權文檔刪除。
仍有大量泄密文檔存在
早報對百度文庫泄露個人信息連續報道兩天之后,昨天,記者再次對百度文庫有關“銀行VIP”等信息進行了搜索。雖然部分文檔被刪除,但還有大量涉嫌侵權的文檔存在。
在百度文庫中輸入“上海老總信息”搜索,返回檢索結果共12萬余條,其中大部分為Excel文檔。其中仍然有“上海167家企業老總”、 “最新上海市浦東新區企業老總手機”、 “部分總裁班、經理人、MBA企業老總名單”等信息可供瀏覽。
“上海167家企業老總”表格羅列了職位、公司電話、手機、傳真號等非常詳細的信息,瀏覽量達321次,被下載了64次。“部分總裁班、經理人、MBA企業老總名單”的excel表格中,涵蓋到了上海、浙江、江蘇、河北等地區的董事長、總經理等高層人士詳細信息,瀏覽量達到了1992次。
此外,“暢園”、“長發花園”等十多個小區的業主姓名、地址、電話等依然未被刪除,涉及超過千人。
百度:將完善過濾功能
為何這些內容會在百度上長期存在?百度表示,作為互聯網存儲空間,百度文庫上面的所有內容都是網友上傳并免費向公眾開放的。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如果網民發現上傳文檔涉及個人信息泄露,可以向百度舉報,經過核實后,會在第一時間對相關文檔進行刪除處理。
接下來,百度也會進一步完善對網頁不良內容的自動過濾功能,但目前,仍然是通過媒體、網民等的舉報,百度獲知后進行核實和處理。
不應濫用避風港原則
用戶在上傳文檔時,百度是有相關審核機制的。有網友表示,百度文庫內存在大量泄密信息,其審核機制是否有效值得質疑。
法律界人士認為,在網絡信息傳播這問題上,不應當只引入保護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避風港原則”,還應當同時引入“紅旗原則”,即如果網絡用戶的侵權行為已經猶如紅旗一樣明顯了,網絡服務提供者就不可以再引用“通知-刪除原則”來規避責任,而應當主動將這些侵權文檔刪除。
“如果百度文檔的70%~80%都涉嫌侵權時,百度依然引用通知-刪除原則,顯然是在濫用避風港特權。”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冬認為,此時百度就應當主動將這些內容刪除,而不是等待作品作者發出通知。
推薦閱讀
事實上,對于奇虎360而言,永久免費一直是發家的根本,也是最大的噱頭,其在上市招股說明書中也在極力強調這一點。瑞星提出的上述問題,無疑讓正在全球路演的奇虎360公司充滿了各種變數。 【IT商業新聞網訊】(王秉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文庫仍有大量泄密文檔 百度辯稱刪除靠舉報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9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