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數周的中國50位作家與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百度的版權爭議,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似乎出現轉機。
上周四一口回絕談判對手所有要求的百度于26日下午出人意料地“服軟”,就“傷害了一些作家的感情表示抱歉”,還承諾未來3天內,“徹底處理”百度文庫中未獲版權方授權的文學作品。
“抱歉不是道歉,百度傷害的不是一部分作家的利益,而是幾乎所有作家和出版方的利益。”中國文著協常務副總干事張洪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而參與了上周四談判的中國文著協常務副總干事、磨鐵圖書總裁沈浩波則認為,百度仍然沒有對百度文庫的商業模式進行過反思,“我們當然愿意就很多核心問題與百度副總裁朱光坐下來好好談談。”
應對百度的新舉動,維權方選擇推遲發布聯合聲明,停止原定今日舉行的維權行動,稱“需要觀察這兩天百度刪除文學文檔的有效性”。
截至昨日記者發稿時,現在百度文庫方面擁有超過1896萬份文檔,而文學作品類為近102萬份文檔。按照張洪波26日下午3時看到的數字,百度文庫收錄了280萬份文學作品類文檔,那么一天時間,百度文庫刪除文學作品文檔超過178萬份。
百度為何改變態度?
百度的態度發生如此“大”的轉變,多少有點出乎人們的意料。事實上,在24日談判破裂后,雙方都緊鑼密鼓地開展了公關戰。
談判一結束,萬榕書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路金波就發表了《3·24談判破裂六代表告百度書——百度文庫侵權之事實、邏輯、法律與解決之道》的博文,被媒體廣泛轉載。
與此同時,6位代表立即將原定在25日的新聞發布會提前到24日晚7點左右,因為在談判會議室的門口聚集了等候多時的媒體記者。本報記者也收到一份“出版業、作家群體與百度談判破裂聲明”。
面對此狀,朱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6位代表的談判誠意表示質疑。
25日,一條關于“6位代表向百度提出1億元賠償”的消息在網上瘋轉。沈浩波對此辟謠道:“我們在談判過程中從未涉及賠償金額。而且,談判中,對方一開始就拒絕承認侵權,所以根本沒涉及對賠償的討論。”
在此輪維權行動中表現積極的作家韓寒撰寫了《為了食油,聲討百度》一文,對“大部分作家的現實困境”進行了描述。26日凌晨,韓寒又發一篇博文《給李彥宏先生的一封信》,文中就出版人的真實生存狀態與IT界人士進行了一個對比。
“倘若百度文庫始終不肯退一步,那我可以多走幾步,也許在不遠的某天,在您北京的辦公室里往樓下望去,您可以看見我。”韓寒在寫給百度CEO李彥宏的一封公開信中說。
本報記者了解到,韓寒的此次撰文風格也是與一些團隊溝通的結果,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作家、出版人真實的情況,能夠打動人心。
百度聲明發表后,沈浩波又立即給百度方面發送了郵件,提出三點,一是,需要百度認可“先審核、后發布”的運營模式,二是如何保證百度徹底刪除,以后恢復,卷土重來怎么辦?其三,現在刪除的是文學類的作品,健康類、教育類、經濟類的文檔該如何處理?
“至今,百度方面并未給我回復。”沈浩波告訴本報記者。
沈浩波認為,輿論讓百度感受到了壓力。
而有關主管部門的介入也被認為是百度態度轉變的一個原因。3月22日,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王志成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今年2月底,版權管理司已經正式與百度進行了約談,3月初,百度提交了整改報告,版權管理司已經委托北京市版權局做進一步調查。他重申堅決支持包括作家在內的權利人依法維權,呼吁作品使用人不能濫用“避風港”原則。
百度文庫的使命
免費收集各種文檔的百度文庫自創建之初一直充滿爭議。2009年11月12日,百度文庫前身“百度知道文檔”測試版上線,隨著其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網絡文學作品權利人的利益受到傷害。去年11月25日,百度文庫正式版上線,宣傳主題為“知識需要分享”。
倡導網絡文學作品付費閱讀模式同時也是受傷害最大的盛大文學CEO侯小強(微博),提出“百度文庫不死,中國原創文學必亡”的觀點。
事實上,隨著人們互聯網生活和閱讀方式的轉變,搜索需求已經不再僅僅是新聞搜索和音樂搜索,越來越多的知識性分享、微博及社交網站帶來的社交搜索等各種新需求應運而生,這對不生產內容的百度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對于需要不停進行流量變現的百度來說,沒有內容也許就意味著死亡,所以百度一直在加強內容的建設。此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張以緯曾經透露,百度歷史上曾經遭遇過的最大威脅之一就是新浪愛問。張以緯坦承,在2003年底、2004年初,新浪做了問答形式的“愛問搜索”,大量內容產生,給當時的百度帶來非常大的壓力,但是有了壓力的百度做出了“百度知道”,并在其后奠定了中國搜索市場第一的地位。
然而和部分中國作家拒絕的谷歌圖書館計劃相對公平的付費閱讀及分享機制相比,完全免費的百度文庫顯然對中國作家和權利人更加不利,盡管百度方面也表示還將繼續探討新的盈利模式以及廣告分成和付費閱讀分成模式。
最近由愛國者與百度合作的“百看閱讀器”EB800上市銷售,廣告稱該閱讀器系與百度文庫合作,支持無線上網,登錄百度文庫、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上百萬文檔輕松下載。
路金波認為,這種行為無異于直接叫賣賊贓。
國有出版集團為何缺席?
“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出版商與百度的談判是為未來格局而戰,并非現在誰的利益受到傷害。數字化是必然,在這個過程中,產業鏈上,各自的定位和價值都應該值得尊重以及平衡,出版商自然有出版商的優勢,平臺也該有平臺的位置。”一位出版商告訴本報記者。
但從去年到今年,與百度文庫的版權之爭中,鮮見國有出版集團的影子。這也是百度顯得過于強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難道國有出版集團對于數字化沒有感到危機?
“傳統出版業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他們的根本利益還沒被觸動,你可以算算,現在,改制中的3000多家出版社,進行數字化的有幾家?”一位國有數字出版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不過,我要說的是,百度文庫的做法是不對的,這是一個共識。”該負責人表示。
沈浩波等出版商要求百度文庫在今后的經營中遵循“先審核、后發布”的原則,切實保障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細則就是必須先核實上傳者的真實身份,并核實上傳作品之權利人或權利人授權文件。
相比而言,中國移動(微博)手機閱讀基地便配置了120名編輯,具備嚴格版權審核程序,先審查后發布,迄今已獲得17萬本正版圖書及作品授權。打造了一條受到作者、出版商、用戶認可的數字出版“正版產業鏈”。
“我們也是剛剛開始,接下來,我們將為達成這樣的目的,不惜時間與精力。”沈浩波表示。
近年來,政府明顯加大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以影視作品為例,去年年底,天線視頻公司包括法人代表、副總裁等在內的6名高管和員工因涉嫌侵犯著作權罪被捕,網站遭關閉。而國內知名下載網站VeryCD今年1月份也開始調整內容,停止音樂和影視資源下載服務。
目前中國網絡視頻公司已經由三年前的數百家降至十家左右,盜版情況大為改觀。而視頻網站在上市之前一般會進行例行的版權清理,包括優酷、酷6等網站的問題版權視頻已經明顯改善,奇藝、搜狐視頻等公司均聲稱全部正版。
推薦閱讀
對此,艾瑞分析師蘇會燕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廣告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新客戶,像京東和當當這樣的電子商務廠商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客戶積累,對于吸引新客戶方面的壓力并不是很大。而凡客等網站則不同,無論是規模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度“抱歉”:著作權糾紛48小時公關大戰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