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據可靠消息人士披露,暴風影音近期已經完成資本改造,原美元基金投資者基本退出,中信證券旗下金石投資及華為對其進行人民幣投資。改造完成后,暴風影音正籌備在國內創業板上市。
此前,暴風影音共進行過3輪融資。2006年10月和2007年4月,暴風影音最初兩輪融資均由IDG投入,金額分別為300萬美元和600萬美元。2008年12月,暴風影音獲得了由經緯中國(Matrix Partners China)主投、IDGVC跟投的總金額為1500萬美元的第三輪融資。
根據披露,此次,經緯中國投資全部退出,IDG美元基金也全部退出,不過,IDG人民幣基金仍投資部分資金、保留少許股份。在此度改制中,經緯中國及IDG退出的股份由金石投資和華為購買。此次資本變化涉及的投資金額目前尚不詳。
據了解,金石投資有限公司是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專業直接投資機構。中信證券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作為券商直接股權投資業務試點后,于2007年10月成立了金石投資有限公司。金石投資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0億元。金石此度收購的暴風影音股份較大。
而華為此次參與投資暴風影音屬于戰略投資,暴風影音或將與華為終端的業務結合更為緊密。
據悉,暴風影音資本結構的變動主要是為其在國內創業板上市而做準備的。
根據2009年5月1日起實施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第二章第十條的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只要符合相關規定,也可以在國內創業板上市。
不過,亦有對創業板熟悉的資深人士表示,盡管條文如此規定,但在創業板實際操作中,外資背景的公司上市仍然會遭到“歧視”,而從目前創業板上市情況來看,雖然有外商投資企業上市,但這些企業基本都是臺灣投資的,歐美背景的投資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的基本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暴風影音若想在國內順利上市,其就必須進行資本結構的調整,淡化外商投資的痕跡。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暴風影音之所以選擇在國內上市,一是因為播放器客戶端模式在海外鮮有上市先例,而國內用戶對暴風影音更為熟知,二是視頻業已有樂視網上市在先,并取得不錯的股價走勢和市盈率,三是國內創業板對收入規模要求得也較低。
據了解,要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需滿足下述收入及盈利條件: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一千萬元,且持續增長;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五百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五千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最近一期末凈資產不少于兩千萬元,且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早在2009年10月,就曾有消息稱暴風影音實現盈虧平衡,其當月收入就達到1000萬元。而參與投資暴風的人士披露,暴風已經具備在創業板上市的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暴風影音一直計劃在海外上市。2008年,暴風CEO馮鑫曾表示,暴風預計2010年登陸港交所。去年10月,馮鑫又曾明確表示其預計于2012年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
對于調整資本結構、國內上市一事,暴風影音公關負責人向搜狐IT回應稱,目前并未有消息可對外披露。
推薦閱讀
除了消費者的沉淀資金,王興還揭秘說,團購網站存在另外兩大陷阱:一是把一個東西原價虛高,然后再貌似打一個大折扣,其實比原價優惠不了多少;另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團購網站會把銷量標得非常好,然后可能以此吸引消費>>>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9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