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華西都市報報道的《姚晨騎驢吆喝意外捧紅趕驢網》一稿見報后,有網絡營銷專家向本報揭秘,趕驢網的走紅并非意外,其實在它的背后有一個強大的公關團隊,其利用公關軟文稿引導輿論,從而造成“趕集網為他人作嫁衣”的社會效果。看到趕驢網火熱后,趕集網又掀起了一場公關反擊戰,讓自己的品牌獲得二次傳播。
一時間,趕集網和趕驢網分不清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分不清誰在炒作也分不清誰在公關,營銷專家稱,這其實是互聯網時代雙向傳播的勝利,用戶不再被動接受,而更注重主動搜索和分享。
傳統傳播遵從四個過程即引起注意、誘發興趣、刺激欲望、促成購買
但在互聯網時代,這個模式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變化
借助軟文公關稿趕驢網躥紅
就在趕集網廣告鋪天蓋地宣傳“趕集網,啥都有!”時,趕集網的競爭對手百姓網注冊了一個“趕驢網”,甚至連宣傳口號都山寨稱“趕驢網,啥沒有?”。
緊接著,諸如《2億廣告費炒紅趕驢網》之類的文章在網上廣為傳播,內容大多稱百姓網成功的“四兩撥千斤”,僅花費200元成本注冊的趕驢網的域名“ganlvwang”搭著趕集網的順風車,順利走紅網絡。
于是有人開始說趕集網愚蠢,并為其惋惜,稱趕集網“為他人作嫁衣”。
“這算是一次不錯的公關炒作,”資深互聯網傳播專家趙勇評論,“趕集網的廣告投放后,立刻引起了百姓網的關注,但百姓網沒有足夠的資金展開正面競爭,便想出了趕驢網的策略,并在網上發布軟文進行公關。”據記者了解,許多網民確實是看了網上的公關稿后才知道趕驢網,而并非從趕集網的廣告直接聯想到“趕驢”二字。
不甘被“山寨”趕集網公關反擊
趕集網花了據傳是2億元做廣告,卻被200元注冊的趕驢網成功山寨,但網絡輿論似乎并不同情趕集網,一時間,“趕集網就知道砸錢”、“廣告創意存在缺陷”等質疑聲四起,對此,趕集網沒有坐以待斃,而是迅速發起公關反擊。首先是在趕集網
推薦閱讀
此前,行業內認為市場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有產品創新不足、同質化嚴重等因素。但根據《171732010年度中國網絡游戲市場用戶調研報告》的數據顯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單一道具付費模式已經遭遇到瓶頸。 國內網游免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趕驢趕集輸贏難分 誰是炒作贏家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