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團購網站這一商業模式,是更適合做營銷推廣平臺,還是也可以作為商家擴大銷售的另一個渠道?
IDG合伙人張震:現在你很難給團購一個清晰的定義,團購這個模式具有媒體的屬性,特別是像消費信息、打折促銷信息等,都可在團購這個平臺上發布。所以說,團購其實具有二元屬性——媒體的屬性和銷售渠道的屬性。有一些積壓的貨物或者尾貨,可以通過團購的方式去處理,這個時候,團購又變成一種銷售渠道。
KPCB合伙人周煒:我們應該是國內最早關注團購的VC機構之一。我們和KPCB美國有很多交流,因此早在去年1月就開始尋找中國的團購投資機會。
國內現在對團購有很多質疑的聲音,但我們認為這是近10年來難得一見的、好的商業模式,它把消費者、生活消費類的商家可持續性地聯系在了一起。
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甘劍平:團購這種模式價值肯定是有的,它對一些商家推廣的效果還是非常好的。任何做消費產品的都會通過一些打折的手段促銷,但不可能長期促銷或者所有的東西都促銷。所以我覺得它不能作為一種商業模式,更多的是推廣、營銷的一種手段。
如果要做營銷的話,就相當于媒體,作為媒體來講必須有很大影響力,有很大的用戶量,可以觸摸到這些商家想要的特定人群,而且是商家所需要的。所以我相信以后像Groupon這種模式也會越來越細分。
《21世紀》:由于國內團購網站數量太多,競爭激烈,最近多家團購相繼發布了近乎瘋狂的投放廣告宣傳計劃。他們這么做是不是燒錢?投資機構如何看待?
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團購市場目前的競爭已經是一場資金以及運營能力的競爭了,如果沒有至少5000萬美元的投入、沒有管理超過5000人的能力,就沒辦法勝出。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資VC:這是一個沙丁魚效應。有一個動起來了,希望進入或保持第一軍團的人只能跟隨。拉手最先動了,其他人根據自己的選求需擇跟隨或不跟隨。
目前,市場中團購的廣告投放是以億為單位起的,當然也會有水分,比如,在非傳統渠道中的投放價格會打折,一折都有可能。
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甘劍平:從任何行業初期來講都會浪費或者是多花一點錢,以使得這個行業起來得很快。門戶網站當年也是這樣的,電子商務也是這樣的。因為大家都在做各種各樣的嘗試,這些團購網站也是在做嘗試,團購的商家現在也在做嘗試,消費者也在做嘗試,大家都在做嘗試,那么有這么一點廣告就像是興奮劑、催化劑一樣使得整個行業變大,使得更多的人和商家來嘗試這個東西。然后慢慢地大家會去算這筆帳,到底劃不劃算,這個餐廳到底值不值得我去。慢慢地大家都會更加精細化地去經營他們的業務或者他們的生活。
對于瘋狂的廣告,VC的錢,我覺得肯定是很大一個催化劑,因為沒有錢就不可能打這么多廣告嘛。投資最大的兩個問題,一個是貪婪、一個是恐懼。我覺得現在這個階段肯定是一個非常貪婪的階段。尤其是團購這個行業大家都是非常貪婪,就希望成為第一,成不了第一也要成為第二。那如果在還沒有精耕細作的情況下,最容易的做法肯定就是選擇砸錢。說VC不理智,但能夠說完全都不理智嗎?是整個團購行業都有點不理智。就像我剛才說的,因為大家都還不太了解這個東西,VC也在砸錢,團購也在砸廣告,商家、消費者也在做嘗試。但長久以來肯定會回到這個事物最根本的價值。
不能否認有一些不懂的人,為了騙VC的錢,他們是瘋了。沒有生意是這樣做的。如果VC愿意投,傻嘛,錢多嘛。
IDG合伙人張震:我想這里面可能有2類團購網站,一類是,通過瘋狂的砸錢,擴張,虧錢做,這種事情我認為短期內可以做,但長期是不能這么做的,因為畢竟大家還是需要給客戶、消費者,包括股東,帶來一個合理的回報。這個事情他肯定要掌握一個度。
另外一類像嘀嗒團,就是另外一個理念。他把用戶的體驗,對商戶的服務作為最重要的一點,先把服務體系和服務系統完全樹立起來之后,再去擴張,給客戶和消費者都帶來價值。這樣做才能長久。
團購網站瘋狂舉措的背后,我想可能和一些投資人急功近利有關,但最終的經營決策還是由創業者決定的,投資人只是占小股。團購網站應該都有自己的戰術,但從本質上來講,他們做生意都不是為了虧錢。即使是短期內虧錢,也是為了長期獲利做準備。
KPCB合伙人周煒:國內團購領域現在競爭激烈,可以說有一定的中國特色。就像把一只猴子放在美國,可能需要10年慢慢進化成人,但一定會變成人;但若把猴子放在中國,可能一年內就會進化成人,但也有可能變成怪物。一哄而上是中國市場的一種特點。
《21世紀》:甚至有些團購網站賠本賺吆喝,這樣的公司能否長久?
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甘劍平:據我知道,電影票,現在所謂的團購,是團購網站在買單。100塊錢的電影票,50塊錢賣出去,這叫生意嘛?你看那些老字號的店是這樣做生意的嗎?
這對于商家來講,很多已經是沒有意義的,他們不買這個帳的。要理性地去做生意,不要老是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生意不是這樣做的,錢是要1塊錢1塊錢去賺的。
對于團購網站來說,有一點是很關鍵的,就是你必須要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很好的、優質的服務。不光價格便宜,價格便宜你也只能便宜到一定程度,經濟學上有一個叫邊際價值,我買來一塊錢,我必須要超過一塊錢賣掉,不然你這個企業是無法長期生存的。除了價格之外,消費者肯定是需要有好的產品,好的服務。至于是第三方,還是你網站自己做,我覺得這都是大家在思考的問題。
NEA中國區首席代表蔣曉冬:這個商業領域最關鍵的點,在于爭取更多有質量的商家、商戶,然后再以此去吸引更多高質量的消費者。商家最看重的并非單日有多少單子,而在于其中有多少回頭客。比如GroupOn就已經形成了正反饋效應,商家若想要通過網絡平臺做推廣,就會想到他們。
簡單而言,團購的進入門檻并不高,但其對細節的把握能力非常高,僅次于零售業。但是團服務還是團產品?其實服務和產品做團購,其是完全兩種不同的操作模式。
推薦閱讀
360安全專家石曉虹博士說:“每個熱點事件出現后,都會在網上引發黑客攻擊的連鎖反應。最近我們對比較活躍的網絡攻擊進行監控,發現很多惡意網頁都插入了和‘鹽’有關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VC激辯瘋狂團購 一哄而上是中國特色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