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熵”在一篇題為“南昌有償失物招領是否有違倫理?錢包被拾到竟要80元贖回”網帖中稱,自己前段時間在公交車上丟失錢包,后來接到自稱是“南昌復德有償失物招領公司(實際名稱為南昌復失德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的電話,說錢包已經找到,可以領回錢包里的身份證和銀行卡,但是需要交150塊錢。因為覺得補辦證件麻煩,雙方僵持許久后以80元的價格成交”。該網友在帖中稱,對這種公司的合法經營資質和失物來源的合法性提出質疑。
而隨著網友“熵”的帖子在網絡廣為傳播,有償失物招領公司和網站的“拾金求昧”行為,在眾多網友中引發一片波瀾。
很多網友指責有償失物招領行為是一種社會公德的退步,是對“拾金不昧”的傳統道德的顛覆。
也有網友認為,這類公司的商務化運作的確能讓失物更快物歸原主,不應無限制地要求商業社會中的個人全部“雷鋒化”。
■ 調查
失物招領網站價格自定
記者調查發現,除南昌外,深圳、杭州、南京、鄭州等多地都有類似的有償失物招領網站,并大多擁有博客、微博。這些網站、博客背后都存在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有償失物招領公司。
而業內人士透露,由于失物招領作為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沒有明確界定,企業注冊常被地方工商部門拒批。為順利注冊經營執照,有償失物招領公司往往將經營范圍定為“商務信息服務”“信息咨詢服務”。
在南昌復失德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辦公室內,一側墻壁的醒目位置清楚地標明失物取回的“價目表”:護照300元、機動車駕駛證100元、二代身份證50元、現金和金銀首飾按時價折舊價值40%收取……
“價目雖然不是由物價部門確定,但都是按照每樣證件的補辦費用等因素來定。”公司負責人劉子華這樣解釋道。 據新華社電
“個別有償招領公司出事主要是在失物來源的把關上犯了低級錯誤。” ———復失德公司負責人劉子華
“自律是有償失物招領行業最需要的,行業本身沒有錯。”
———杭州大家失物尋找服務部經營者馮國才
■ 觀點
有償招領像“不定時炸彈”
3月9日,有媒體報道南京市首家失物招領網站———定邦失物招領網所屬的南京定邦公司因有關人員涉嫌收贓、銷贓、窩贓等,被當地警方查封。這一消息一經網絡傳播,在網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人對失物有償招領公司和網站能走多遠提出了疑慮。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于海認為,失物的占有權屬于失主,而處置權則屬于公共機構,只有公共機構才有權處理失物。這類有償失物招領公司沒有權利將失物作為一種資源來買賣。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表示,這種超范圍經營不受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保護,企業經營就像懷揣一顆“不定時炸彈”,讓企業時刻處于經營糾紛、直接觸犯法律等潛在風險中。
推薦閱讀
這一周如果有一個詞來概括的話,“地震”就是本周的最熱詞。日本地震只是幾秒鐘的事情,網秦的這場地震不知會延續多久。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劉言)這一周如果有一個詞來概括的話,地震就是本周的最熱詞。 上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有償失物招領網站被疑是“小偷公司”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