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消息,在自爆“家丑”清除0.8%涉嫌欺詐的“中國供應商”之后,阿里巴巴在315當日呼吁更多買家通過合法手段追擊這些“幕后真兇”,將維權進行到底,阿里巴巴將竭盡所能幫助買家維護自身權益和中國制造的品牌形象。
據調查分析顯示,相關執(zhí)法機構監(jiān)管不力、缺乏相應法律法規(guī)約束、跨國交易買家維權意識有待提高等因素是造成國內誠信缺失、跨國欺詐頻發(fā)的重要原因。
“從法律意義上說,真正實施詐騙的是這些騙子賬戶,要打擊的是這些騙子公司,”專家表示。
阿里巴巴:支持買家維權 積極提供協(xié)助
2011年1月,阿里巴巴聯(lián)手合肥警方破獲了一起跨境欺詐案。當地法院一審以合同詐騙罪,判處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7萬元。該案破獲在合肥當地引起了重大反響,對損害中國小企業(yè)形象的網絡詐騙團伙起到打擊和震懾作用。
合肥警方表示,成功破獲該案與阿里巴巴積極的配合分不開。正是由于阿里巴巴方面協(xié)助警方取得制式合同、工商執(zhí)照、旺旺聊天記錄等重要證據,才使得該跨境網絡案件取得充足證據。
“阿里巴巴絕對不會向騙子公司妥協(xié),同時我們一直在審查、清退和關閉這些不誠信企業(yè)的賬號,以保護其他賣家和買家的權益”。阿里巴巴公司創(chuàng)始人、國際貿易誠信安全部總監(jiān)蔣芳表示。
但她也表示,類似阿里巴巴這樣的第三方平臺,沒有司法機關的權力和能力,不能調看企業(yè)的記錄包括手機和傳真記錄,以及銀行賬戶交易情況。 “后期的財產追訴必須依靠公權力的介入”。
按照現(xiàn)在的法律規(guī)定,報案主體必須是受騙的買家,公安機關并不受理直接來自阿里巴巴平臺的報案,所以買家的積極報案就顯得尤為重要。阿里巴巴表示,愿積極提配合警方維護買家權益,將隱藏在網絡背后的欺詐“真兇”繩之以法。
據介紹,阿里巴巴為打造一個誠信的電子商務環(huán)境,與國際國內安全機構聯(lián)手打造了一個“欺詐防控模型”,在過去兩年間查實并關閉2326家涉嫌欺詐“中國供應商”客戶,保護了平臺5673萬注冊用戶和100多萬付費用戶的利益。
專家揭示網絡欺詐成因 鼓勵主動報案
調查研究顯示,跨國交易買家維權意識不強,較低的報案率是讓騙子逍遙法外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網絡欺詐數額相對較小,往往達不到我國各地執(zhí)法部門的立案條件,因此也相對不受重視。”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研究員張樊曾表示,對網絡欺詐的打擊,特別是在外貿領域,有兩大難點:境外受害人由于時空原因和語言不通,跨國報案困難較多;此外,涉及到司法管轄權,國內司法機關偵查取證有障礙。
同時,缺乏相應法律法規(guī)約束也是根治電子商務欺詐的主要原因之一。律師表示,誠信問題根源不在于第三方平臺,而在于社會轉型中規(guī)章和體制的漏洞缺失構成了誠信危機產生的契機。
律師分析,目前國家還沒有專門針對電子商務的法律,許多犯罪團伙鉆法律漏洞行騙,造成了一部分不熟悉電子商務的企業(yè)和個人蒙受損失,對此,第三方平臺應該全力配合權益人進行報案、起訴等渠道維權。但律師也指出,包括eBay、亞馬遜、阿里巴巴等第三方平臺,對未經過其直接交易結算的資金損失,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專家表示,防范網絡欺詐從根本來說,已不僅僅是一家公司對內部管理上的一個要求,而是要和外部欺詐集團做博弈。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大買家必須攜手。
“網絡詐騙具有作案隱蔽,監(jiān)控困難,偵破困難的特性,但我們聯(lián)手買家,誠信賣家,國家公檢法力量和媒體的力量,對網絡詐騙形成合圍之勢,必能蕩滌污垢,保護電子商務的健康發(fā)展。”蔣芳表示。
推薦閱讀
雅虎周二在公司內部的一封備忘錄中宣布,雅虎已經聘請時代公司高管肯·弗奇斯(KenFuchs),負責與體育、游戲和娛樂相關的互聯(lián)網業(yè)務。 弗奇斯此前是時代公司數字發(fā)行和新興平臺副總裁,他將于4月5日開始在雅虎的工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巴巴呼吁買家攜手 將維權進行到底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0725.html